[发明专利]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6865.2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邱佳慧;陶成;刘留;谈振辉;程文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实际信道测量数据的分析,针对列车行进过程中规律建筑对地面与列车之间通信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建模,主要包括:根据实际环境以及列车运行特点,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各传播径的传播时间;根据实际测量数据提取各传播路径的功率衰落;利用仿真实现理论传播模型。本发明对高速铁路场景下的宽带无线信道进行建模,精确描述信道的规律多径特性,对改进和优化高铁场景下的无线系统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场景 基于 测量 数据 理论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铁高架桥场景下基于测量数据的理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根据列车运行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建立理论模型:步骤102:计算各传播路径的传播时间,然后计算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时延,c表示光速,则计算信号由发射机直接到达列车接收机的直射径传播时间为:τ BM = 1 c · ( DS - ds * T floor - v * t rem ) 2 + H 2 - - - ( a ) ]]> 其中,trem=rem(t,tinterval)表示取余函数,Tfloor=floor(t/tinterval),其中floor(A)表示小于或等于A的最大函数,计算信号由发射机到达某一个接触网电杆的传播时间为:τ BP = 1 c · ( Ms 2 - ds * T floor ) 2 + ( H - h ) 2 - - - ( b ) ]]> 计算由该接触网电杆到达列车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为:τ PM = 1 c · ( abs ( ds 2 - v * t rem ) ) 2 + h 2 - - - ( c ) ]]> 计算反射径的传播时延为τBPM=τBP+τPM直射经与反射径之间的传播时延差随着列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是一个移动的反射径,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相对传播时延Δτ可以表示为Δτ=τBP+τPM-τBM (d)Δτ即为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径相对于直射径的时延;步骤103:根据实际测量的信道脉冲响应(channe l impulse response,CIR)提取各传播路径的功率衰落,提取得到的直射径的功率为
理论模型中移动反射的功率为
计算理论模型中的移动反射径的功率增益为G m = P m average dBm - P o average dBm ; ]]> 步骤104:利用计算机采用传播图论方法实现理论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2686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