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量成形装置及利用这种增量成形装置进行增量成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4306.2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龙;王永军;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B21D22/20;B21C23/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量成形装置及利用这种增量成形装置进行增量成形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板材动圈电磁渐进成形装置成形精确度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工业机器手和C形框分别固定在底座的两端,夹持框位于C形框的开口处,加热成形头安装在工业机器手的夹持端,加热成形头的控制系统与高能脉冲电源连接。加热成形时,将板料放在夹持框上并夹紧,然后将C形框安装在工业机器手上,并且将加热成形头安装好,通过压缩弹簧对板料施加挤压力,同时,C形框可以保证加热成形头的运动协调一致。由于加热成形头采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在成形过程中加热成形头与板料接触变形区的局部热效应能够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使塑性提高,成形精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增量 成形 装置 利用 这种 进行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增量成形装置,包括压板(5)、夹持框(6)和电源(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业机器手(1)、C形框(2)、加热成形头(3)、挤压工具头(4)、底座(7)和压缩弹簧(9);所述的夹持框(6)由四个矩形块固连而成,左右两个矩形块尺寸相同,上下两个矩形块尺寸相同,夹持框(6)上方的矩形块上有方槽,夹持框(6)下方的矩形块上有用来安装螺栓的圆孔。所述的压板(5)是长方形板,大小与夹持框(6)上方的矩形块尺寸相同,且有与夹持框(6)上方矩形块上的方槽大小相同的方槽;夹持框(6)与压板(5)配合用于夹持板料;所述的电源(8)是高频脉冲开关电源;工业机器手(1)和C形框(2)分别固定在底座(7)的两端,夹持框(6)位于C形框(2)的开口处,螺栓穿过夹持框(6)下方矩形块上的圆孔将夹持框(6)固定在底座(7)上;加热成形头(3)安装在工业机器手(1)的夹持端,加热成形头(3)的控制系统与电源(8)电连接;所述C形框(2)有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加强结构,C形框(2)的顶部有螺纹孔,C形框(2)的底部有两个长方体用于安装挤压工具头(4);所述挤压工具头(4)是由不同直径的圆柱与圆锥台的组合体;所述加热成形头(3)包括连接杆(10)、感应加热块(11)、纤维层(12)、云母板(13)和工具头(14),所述感应加热块(11)的电磁感应线圈由紫铜线(15)绕制而成,线圈表面涂一层绝缘漆,绝缘漆外面包裹一层玻璃纤维布(16)将每匝线圈隔开;所述连接杆(10)由三段圆柱组成,小圆柱端有与感应加热块(11)配合的螺纹,连接杆(10)通过螺纹连接旋进感应加热块(11)的一端,连接杆(10)另一端连接到工业机器手(1)的夹持端,所述感应加热块(11)的形状是圆筒状,两端有凸耳结构;所述工具头(14)是圆柱体,一端是球形头,另一端是平头,平头端有与感应加热块(11)配合的螺纹,工具头(14)通过螺纹连接旋进感应加热块(11)的另一端,连接杆(10)凸台面与感应加热块(11)的外端面贴合,所述云母板(13)安装在感应加热块(11)的旋转槽内,云母板(13)将感应加热块(11)的旋转槽表面包裹,云母板(13)外侧包裹一层纤维层(12),纤维层(12)外侧为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由紫铜线(15)外面包裹玻璃纤维布(16)组成,感应线圈外侧裹另外一层纤维层(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543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