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开关型荧光能量转移体系检测多溴联苯醚残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5244.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陶慧林;徐铭泽;易忠胜;张庆军;艾芳婷;陈杵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型荧光能量转移技术检测多溴联苯醚残留的方法。以荧光增白剂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给体,异硫氰酸荧光素为受体,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1A2(CYP4501A2)的标记作用,造成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荧光发生猝灭,即“开关闭合”,并利用CYP4501A2对多溴联苯醚的代谢作用,使荧光增敏,即“开关打开”,且荧光增敏量与待测多溴联苯醚的浓度在100~900微克/升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30微克/升,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多溴联苯醚的方法。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在检测时存在反应条件苛刻,仪器昂贵、灵敏度低、检测时间长等缺点,更好地提高了选择性和灵敏度,对于低浓度的多溴联苯醚的检测更加方便快速。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开关 荧光 能量 转移 体系 检测 联苯 残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开关型荧光能量转移体系检测多溴联苯醚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多溴联苯醚混和标准溶液的配制:用移液枪分别准确移取浓度均为50毫克/升的4‑溴联苯醚、4,4`‑二溴联苯醚、3,3`,4‑三溴联苯醚、2,2,4,4‑三溴联苯醚和2,2`,4,4`,5‑五溴联苯醚各200微升到1.5毫升的棕色试剂进样瓶中,得到10毫克/升的标准溶液即多溴联苯醚溶液;(2)检测方法:在9支5毫升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500微升1.0×10‑6 摩尔/升的荧光增白剂溶液和200微升1.0×10‑4 摩尔/升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构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再分别加入100微升 1.0×10‑3 摩尔/升的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1A2即CYP4501A2和100微升 1.0×10‑3摩尔/升的还原型辅酶II即NADPH,使异硫氰酸荧光素与酶充分结合,造成荧光猝灭;最后,分别加入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微升步骤(1)所得的多溴联苯醚溶液,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比色管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微克/升;反应15分钟后用荧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强度检测,激发波长为330纳米,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分别为5纳米和3纳米;(3)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在9支5毫升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500微升1.0×10‑6 摩尔/升的荧光增白剂溶液、200微升1.0×10‑4 摩尔/升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溶液,100微升 1.0×10‑3 摩尔/升的CYP4501A2和100微升 1.0×10‑3摩尔/升的NADPH,再分别加入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微升步骤(1)所得的多溴联苯醚溶液,用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比色管中多溴联苯醚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微克/升;反应15分钟后用荧光光度计进行荧光强度检测,激发波长为330纳米,激发和发射狭缝宽度分别为5纳米和3纳米;多溴联苯醚的浓度C在100~900微克/升范围内与荧光猝灭量△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F = 1.1694 C‑2.7408,线性相关系数r = 0.9996;所述pH=7.6的Tris‑HCl缓冲溶液为摩尔浓度为0.10 摩尔/升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摩尔浓度为0.20摩尔/升的盐酸的混合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9524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