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粘度易析晶玻璃的漏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1976.X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新强;李京周;张龙;姜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粘度易析晶玻璃的漏料系统,包括铂金漏料管、铂金漏料通道和加热机构,所述的铂金漏料管的直径为原管流方式采用的漏料管的直径的1.5~3.5倍,所述的铂金漏料通道是一个包括圆形进料口、长方形的出料口和上下面成准梯形的封闭的漏料通道,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套、电源、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的加热套包裹在所述的铂金漏料通道的四周。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玻璃漏料的流速、加快漏料速度、对玻璃再次均化的作用。可明显减少玻璃浇注过程中析晶、条纹、分相及气泡等缺陷的产生。可应用于生产光学玻璃,特别适合于生产高品质光学玻璃。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易析晶 玻璃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低粘度易析晶玻璃的漏料系统,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铂金漏料管(1)、铂金漏料通道(2)和加热机构(3),所述的铂金漏料管(1)的直径为原管流方式采用的漏料管的直径的1.5~3.5倍,所述的铂金漏料通道(2)是一个包括圆形进料口(21)、长方形的出料口(24)和上下面成准梯形的封闭的漏料通道,该漏料通道的两边均由第一侧壁(22)和第二侧壁(23)构成,所述的第二侧壁(23)与所述的出料口(24)成90°,所述的加热机构(3)包括加热套(31)、电源(32)、温度传感器(33)和控制单元(34),所述的加热套(31)包裹在所述的铂金漏料通道(2)的四周,该加热套(31)靠近铂金漏料通道(2)的一侧为空心(39),远离铂金漏料通道的一侧填充耐火砖(36),在耐火砖的内壁均匀设置多根串联的加热棒(35),该多根串联的加热棒与电源(32)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铂金漏料通道(2)和加热套(3)之间,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34),所述的控制单元(34)控制加热电源(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3197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