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丝支架的制备方法、应用以及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716.4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斌;孙立国;李宏国;郭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36;A61L27/5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蚕丝支架的制备方法、应用以及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制备方法,将蚕丝编织成具有大孔结构的网状支架,将支架划分为三个区域:韧带区、软骨区、骨区,在三区分别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卷折分区修饰的网状支架,形成具有生理过渡结构的仿生韧带移植物,本发明不仅避免了软硬组织直接连接造成的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种植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定向分化特性,节省了种植多种不同细胞的培养时间和步骤,还解决了目前单相组织工程韧带存在的韧带移植物-骨结合部生物固定不牢靠的问题以及传统方法细胞无法长入深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 支架 制备 方法 应用 以及 三相 韧带 移植 | ||
【主权项】:
一种三相蚕丝韧带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折为柱状的蚕丝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述蚕丝支架包括具有微孔结构的蚕丝支架本体,蚕丝支架本体的一侧表面依次划分为第一过渡区、韧带重建中心区和第二过渡区,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位于柱状的蚕丝支架的两端,第一过渡区以及第二过渡区沿蚕丝支架的卷折方向依次划分为韧带重建边缘区、软骨修饰区以及骨修饰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韧带重建中心区和韧带重建边缘区,携带TGF‑β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软骨修饰区,携带BMP‑2基因慢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位于骨修饰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47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