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PCR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方法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7967.2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洪国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 | 分类号: | C12Q1/686;C12Q1/04;C12M1/34;C12R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莲君;刘真真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多级PCR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全封闭体系中,用两对或多对所述病原体特异性引物,通过多级PCR扩增待测样品中的病原体的核酸物质,并通过测序等方法准确地确定病原体的种类或型别。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在全封闭体系内、可简便地在多级PCR过程中对各级之间实现PCR扩增产物的按需转移,从而根本上消除了PCR的交叉干扰,使作为临床检测的极度灵敏的、但却又无法广泛实际应用的多级PCR反应,能够在普通医院环境中进行。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pcr 检测 淋病 奈瑟菌 方法 试剂盒 | ||
【主权项】:
1.一种非诊断且非治疗性的鉴别病原体种类或型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在封闭的第一级PCR反应腔或隔室中,以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体核酸的样本为模板,通过所述病原体特异性的第一引物对进行扩增,从而获得第一扩增产物P1;(b)将第一扩增产物从第一级PCR隔室转移至第二级PCR隔室中,作为第二级PCR的模板,并在封闭的第二级PCR隔室中,通过所述病原体特异性的第二引物对进行扩增,从而获得第二扩增产物P2;(c)任选地,将上一步骤的扩增产物Pi从第i级PCR隔室转移至第i+1级PCR隔室中,作为第i+1级PCR的模板,并在封闭的第i+1级PCR隔室中,通过所述病原体特异性的第i+1引物对进行扩增,从而获得第i+1扩增产物Pi+1,其中i为≥2的正整数;本步骤可进行一次或多次;(d)对前述步骤中获得的所述第二扩增产物P2或所述第i+1扩增产物Pi+1,进行测序,从而获得扩增产物的序列;和(e)将测得的扩增产物序列与病原体标准序列进行比对,从而鉴别出病原体的种类或型别;并且,所述病原体为细菌;且在步骤(a)中,第一级PCR隔室中放置有可携带PCR扩增产物的固体颗粒,从而在PCR反应过程中或之后,形成携带PCR扩增产物的固体颗粒;且所述的固体颗粒是磁性微球;且在步骤(b)和(c)中,利用磁铁或电磁铁,通过所述携带PCR扩增产物的固体颗粒,将第j扩增产物Pj从第j级PCR隔室转移至第j+1级PCR隔室,其中j为≥1的正整数;其中,该过程在多级PCR反应管中进行,所述反应管由二个或多个可封闭的PCR反应腔或隔室(10),以及在至少两个隔室之间设有的封闭的或可封闭的连接通道(40)所组成,所述连接通道用于让携带PCR扩增产物的固体颗粒(50)从一个隔室或上游隔室转移至另一隔室或下游隔室;且所述的隔室具有腔盖,并且对于相互连通的多个隔室而言,当各自的腔盖全部盖上后,就构成一个封闭空间,并且所述腔盖为密封盖;且在多级PCR反应开始至多级PCR反应结束期间,整个所述的多级PCR反应管处于完全封闭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796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轮毂电机驱动的电动旋耕机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