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悬挂系统自动液压平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3716.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魏伯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伯卿 |
主分类号: | B60G17/08 | 分类号: | B60G17/08;B60G17/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汽车悬挂系统自动液压平稳装置,包括一套带有液压缸和液压活塞的液压系统、和一套在车轮连接杆向下移动时拉动开阀加油增压的加油增压拉转轮、及一套在车轮连接杆向上移动时拉动开阀放油泄压的放油泄压拉转轮,还有一套储油箱和加压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活塞的下部是液压缸,液压活塞的上部是液压活塞顶盖,液压活塞顶盖与车底盘相连,液压缸的下端为车轮连接杆,在增压阀后管上安装一个增压阀后压力传感器、和在汽车的液压活塞与液压活塞顶盖之间安装有一个液压活塞顶端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汽车的CPU后反馈到给液压油加压的加压泵上的变频电机,以控制加压泵的输出液压。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悬挂 系统 自动 液压 平稳 装置 | ||
【主权项】:
汽车悬挂系统自动液压平稳装置,包括一套带有液压缸(8)和液压活塞(11)的液压系统、和一套在车轮连接杆(5)向下移动时拉动开阀加油增压的加油增压拉转轮(16)、及一套在车轮连接杆(5)向上移动时拉动开阀放油泄压的放油泄压拉转轮(6),还有一套储油箱(1)和加压泵(2)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活塞(11)的下部是液压缸(8),液压活塞(11)的上部是液压活塞顶盖(17),液压活塞顶盖(17)与车底盘相连,液压缸(8)的下端为车轮连接杆(5),液压活塞(11)套在液压缸(8)内,液压活塞(11)下端与液压缸(8)底的空间有液压油,液压缸(8)的上边缘与液压活塞顶盖(17)的下边缘之间安装有强力弹簧(13),强力弹簧(13)在汽车停止或运行时,均被重力压缩20%~80%,当汽车处于不平的地面时,处于较低地面的车轮被强力弹簧(13)力作用,使该车轮依然对车体的重力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但在地面过于不平时,即在汽车的四个车轮其中有一个或两个车轮与其他三个或两个车轮的位置相差超过200mm时,强力弹簧(13)的伸长作用力将大大地减小,这样就很难再有相应的支撑车体重力的作用了,因此,在液压缸(8)内加注液压油,并在增压阀后管(29)上安装一个增压阀后压力传感器(47)、和在汽车的液压活塞(11)与液压活塞顶盖(17)之间安装有一个液压活塞顶端压力传感器(48),两个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汽车的CPU后反馈到给液压油加压的加压泵(2)上的变频电机,以控制加压泵(2)的输出液压;加压泵(2)出口输出液压,由增压阀后管(29)上安装的增压阀后压力传感器(47)数据传送到汽车的CPU后,由CPU输出相关的信号,控制加压泵(2)变频电机输出加压泵(2)的转速,从而确定加压泵(2)出口液压的理论值P1;另外,在汽车的液压活塞(11)与液压活塞顶盖(17)之间安装有一个液压活塞顶端压力传感器(48),它的作用是将汽车在静止时,即在汽车发动机启动后,且汽车未运行前,其四个车轮的初始负荷分量传输到汽车的CPU,CPU根据这四个分量的最大值确定加压泵(2)输出液压的理论值P2,以平衡汽车在颠簸时,汽车每个悬挂系统的液压活塞(11)与液压缸(8)之间的液压油形成的液压力能使汽车保持平衡而大大地减小汽车的颠簸震动;CPU控制加压泵(2)的输出液压P,为增压阀后压力传感器(47)数据确定的加压泵(2)出口液压理论值P1、和汽车在静止时的四个初始负荷分量中最大分量值确定加压泵(2)输出液压的理论值P2、其P为P1和P2平均值的75%~200%;增压阀后压力传感器(47)显示的压力值即为P1,汽车在静止时的四个初始负荷分量中最大分量值即四个液压活塞顶端压力传感器(48)显示的最大数值为P2,[(P1+P2)╳75%]/2≤P≤[(P1+P2)╳200%]/2;液压缸(8)的上边缘两侧安装有两根拉杆,左侧为放油泄压拉杆(10),右侧为加油增压拉杆(12),左侧的放油泄压拉杆(10)下拉着放油泄压拉转轮(6),右侧的加油增压拉杆(12)上拉着加油增压拉转轮(16);放油泄压拉转轮(6)的作用:在某一车轮碰到较其他车轮的地面高的地面时,车轮顶压着液压缸(8)向上移动,带动放油泄压拉杆(10)向上移动,并拉着与之相连的放油泄压拉绳(7)使放油泄压拉转轮(6)的外轮及外轮齿(19)做逆时针旋转,使外轮齿(19)挤压着阀杆(30)最右端的阀杆外轮齿推压斜口(27)克服阀杆回位弹簧(46)力的作用向左移动,从而使阀杆(30)最左端的阀体头(33)右侧的阀体密封斜面(41)与液压油输送管路上的泄压阀口密封斜面(35)分离并形成一定空隙,使液压缸(8)的高压油从泄压阀口管(34)流出,进入到泄压阀后管(4),然后返回到储油箱(1),再经加压泵(2)加压后,经加压泵(2)出油管输送到增压阀前管(18);加油增压拉转轮(16)的作用:在某一车轮碰到较其他车轮的地面低的地面时,车轮和液压缸(8)被强力弹簧(13)和液压缸(8)液压力的作用向下移动,带动加油增压拉杆(12)向下移动,并拉着与之相连的加油增压拉绳(14)使加油增压拉转轮(16)的外轮及外轮齿(19)做逆时针旋转,使外轮齿(19)挤压着阀杆(30)最左端的阀杆外轮齿推压斜口(27)克服阀杆回位弹簧(46)力的作用向右移动,从而使阀杆(30)最右端的阀体头(33)左侧的阀体密封斜面(41)与液压油输送管路上的增压阀口密封斜面(32)分离并形成一定空隙,使经加压泵(2)加压后并输送到增压阀前管(18)的高压油从增压阀口管(31)流出,进入到液压缸(8),并增加液压缸(8)内的液压力,从而使液压缸(8)内液压力顶起支撑汽车重力作用;加压泵(2)出口及增压阀前管(18)的液压油压力最高,其次是液压缸(8)内液压及增压阀后管(29)内液压和泄压阀前管(36)内液压的压力,再次是泄压阀后管(4)内液压的压力,最低的是储油箱(1)内液压的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伯卿,未经魏伯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37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