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0589.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孟继本;孙自培;黄跃东;吴边鹏;边俊民;张建新;孟庆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孚信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1/92 | 分类号: | C07D311/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二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制备方法,通过改进了合成工艺使产率由40‑60%提高到70%左右。本发明采用在反应过程中用无水乙醚室温放置过程来制备格氏试剂,室温滴加萘并内酯并用高沸点(100℃以上)石油醚取代甲苯避光加热回流的工艺过程。如此可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同时更环保,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光致变色化合物 萘并吡喃 二芳基 制备 制备格氏试剂 工艺过程 合成工艺 取代甲苯 室温放置 无水乙醚 高沸点 石油醚 避光 产率 滴加 内酯 并用 伤害 环保 改进 | ||
【主权项】:
二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萘并内酯的合成
在100ml三口瓶中,加入0.1mol2‑羟基‑1‑萘醛,0.2mol无水乙酸酐,0.2mol无水乙酸钠,升温至160℃,回流6小时,TLC跟踪监测,待反应物点消失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和未反应的乙酸酐,调节pH至7,加入氯仿,溶解生成的固体,分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蒸去氯仿,加入石油醚,使产生沉淀,过滤,固体干燥,所得产物萘并吡喃‑2‑酮的m.p.115℃‑116℃,产率为88%;第二步二芳基取代萘并吡喃光致化合物的合成
在氮气保护下,100mL三口瓶中,加入0.03mol镁屑,加入无水乙醚,恰好浸没镁屑,加入一小粒碘,温热反应瓶,使其引发反应后,滴加0.03mol‑0.04mol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所示的R‑M‑Br芳基取代溴化物和15ml无水乙醚的混合液,保持体系微沸,滴加完毕;温热使其微沸反应1‑2小时,室温25‑30℃放置过夜,室温搅拌下,滴加溶于20‑25mL无水THF的0.01mol的萘并内酯,滴加完毕加热回流5‑8小时,停止加热,放置过夜,蒸出乙醚和THF,加入22%氯化铵溶液,水解未反应的格式试剂,用石油醚萃取,萃取液避光加热回流2‑5小时,除去石油醚,用重结晶方法分离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孚信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孚信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205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