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子在西洋参发状根中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5023.6 | 申请日: | 2013-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张美萍;靳浩淼;宫秀杰;孙春玉;蒋世翠;王康宇;杨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子在西洋参发状根中的应用方法,属于作物生物技术领域。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西洋参发状根的诱导;(2)西洋参发状根无性体系生长动态及人参皂苷含量测定;(3)西洋参发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4)诱导子的制备;(5)代谢途径中酶活力的调控。本发明提出了西洋参发状根培养条件的组合,以及研究了水杨酸、茉莉酸甲酯两种诱导子对西洋参代谢的影响,以提高皂苷产量,为西洋参皂苷的大规模培养提供了依据,为实现西洋参皂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西洋参 发状根 中的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诱导子在西洋参发状根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西洋参发状根的诱导:(1a)外植体处理:(I)西洋参种子萌发及处理:经过沙藏层积处理,已经开裂的种子,播种到栽培盘中,遮荫培养,待播种1~2周苗长出后,用0.1%升汞消毒6min,无菌水清洗5次,将其叶片、带叶幼茎和茎段切成1.0cm的切段,接于MS固体培养基上预培养用作转化的起始材料;(II)西洋参三年生根的处理:将西洋参三年生根表面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流水冲洗3~4h,用0.1%升汞消毒10min后,无菌水洗5遍,切成0.2cm厚的薄片放在MS固体培养基上待用;(1b)菌种保存、活化及培养:发根农杆菌的长期保存方法是将农杆菌溶于甘油中,于‑20℃条件下保存;短期保存的方法是将发根农杆菌接种于YE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当长出菌斑后,于4℃冰箱中保存;无菌条件下,接种针挑取保存菌液,于相应的平板上划线培养,28℃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直到长出单菌落;挑取一个单菌落接种于50ml液体YEB培养基中,120r/min、28℃、暗条件下培养24h,此时YEB液体培养基由接种前的透明的红棕色变成浑浊的淡黄色,证明细菌已正常长出;取1ml已活化的菌液加入50ml的YEB液体培养基中,120r/min,28℃暗条件下培养,活化菌液达到生长对数期,此时菌液就可以作为感染用;(1c)西洋参发状根诱导培养:(I)西洋参实生苗的转化方法,包括:①外植体预培养:西洋参实生苗消毒后,将其切成1.0cm的叶片、带叶幼茎和茎段,将这些片段接于MS+NAA2mg/L培养基中黑暗条件下培养0~96h用于感染材料;②感染与共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预培养的外植体,转移到装有备好的感染菌液的三角瓶中,封口后放在120r/min,暗条件下的摇床上感染10~30min,感染后的外植体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菌液,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中,于黑暗、25℃条件下共培养0~96h;③除菌培养:将共培养后的感染材料用无菌水清洗三遍,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无菌水,将其转接到含有头孢霉素500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于黑暗、25℃条件下除菌培养;(II)西洋参三年生根的感染与诱导培养: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活化好的三种菌株8μl滴到已接到MS固体培养基的西洋参三年生根切片上,避免菌液滴到MS固体培养基上,25℃,黑暗条件下培养;2周后除去褐化死亡的根切片,转移到新鲜的MS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2)西洋参发状根无性体系生长动态及人参皂苷含量测定:(2a)发状根生长动态测定:发状根培养采用MS液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3%蔗糖,pH值5.8~6.0),将12条生长旺盛的约5cm的发状根根尖接入装有30mlMS培养基中, 温度为24±1℃,摇床转速100r/min,每隔三天取样,测定发状根干重及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一个月生长周期,所有数据为3瓶的平均值,重复两次;(2b)标准曲线法对发状根中总皂苷的测定:(I)标准曲线的绘制:①取Rg10.020g溶于甲醇中,定容为2mg/ml;②取Rgl对照品溶液30、60、90、120、150μl;③分别置于5支试管中(10ml,具塞),甲醇定容为150μl,以相应试剂作对照;④将试管置于冰水浴中加5%香草醛醇溶液和72%硫酸摇匀,60℃恒温水浴20min;⑤冰水浴15min后在751分光光度仪544nm处检测;以人参为标准品比色测定,根据标准曲线Y=503.29X+4.456,R2=0.9924求得样品皂苷含量(%);(II)发状根中总皂苷的测定:取一定量液体培养的新鲜发状根,蒸馏水冲洗后,用滤纸吸干发状根表面的水分,称量发状根鲜重,然后于真空干燥箱中80℃下干燥至恒重,称量;将干燥后的发状根粉碎,放入三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度为40%的乙醇溶剂,并将三角瓶口用封口膜密封,置于超声发生器中进行分离提取,提取时间15min,超声频率为28KHz,提取两次;在冰水浴中加5%香草醛醇溶液和72%H2S04染色,60℃恒温水浴10min,冰水浴15min,于544nm处测吸光度;(3)西洋参发状根培养条件的优化:(3a)不同培养基对西洋参发状根生长及总皂苷合成的影响:分别用4种液体培养基MS、改良White、SJ‑1和B5培养西洋参发状根,一个月后测定发状根的生长倍数及总皂苷含量,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发状根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3b)碳源对西洋参发状根生长量及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在MS液体培养基条件下,分别采用3%的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和半乳糖,一个月后测定西洋参发状根生长量及总皂苷含量;(3c)pH值对西洋参发状根生长量及总皂苷含量的影响调节液体MS培养基的初始pH值,使其分别为:5.0、5.5、5.8、6.0、6.5、7.0,一个月后测定发状根的生长量及总皂苷含量;(4)诱导子的制备:(4a)水杨酸的准备及添加:水杨酸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0.2mg/L,0.4mg/L,0.6mg/L,0.8mg/L及1.0mg/L五个浓度,加入培养基中,在接种的第9天加入,在加入后24h、36h、48h收获,测定鲜重、干重及皂昔含量,确定水杨酸的最佳添加浓度,然后以此最佳浓度在培养物生长对数时期添加,测皂苷含量以确定水杨酸添加作用时间;(4b)茉莉酸甲酯的准备及添加:茉莉酸甲酯用蒸馏水配制成5umol/L、10umol/L、 15umol/L、20umol/L及25umol/L五个浓度,加入培养基中,在接种的第9天加入,在加入后24h、36h、48h收获,测定鲜重、干重及皂苷含量,确定茉莉酸甲酯的最佳添加浓度,然后以此最佳浓度在培养物生长对数时期添加,测皂苷含量以确定茉莉酸甲酯的最佳作用时间;(4c)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协同作用:进行试验设计,各因素水平见表1:表1各因素水平(5)代谢途径中酶活力的调控:(5a)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①酶液的提取:称取添加诱导子的西洋参发状根0.5g于研钵中→加入2mL磷酸缓冲液→研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再加3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转入离心管中→等重→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转入25mL容量瓶中→沉淀用5mL磷酸缓冲液再提一次→上清液并入25mL容量瓶→定容;②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③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光密度(OD470nm)变化0.01为一个过氧化物酶活力单位,即:过氧化物酶活力=△OD470nm/(0.01×t)×D;其中t为反应时间;D为稀释倍数,即提取的总酶液为反应系统内酶液的倍数;(5b)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①酶液的提取:称取添加诱导子的西洋参发状根0.5g于研钵中→加入2mL磷酸缓冲液→研成匀浆转入离心管中→再加3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转入离心管中→等重→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转入25mL容量瓶中→沉淀用5mL磷酸缓冲液再提一次→上清液并入25mL容量瓶→定容;②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一支为空白管,按表2顺序加入试剂,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计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min;表2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管号S1S2S3粗酶液(ml)0.40.40.4pH7.8磷酸(ml)333蒸馏水(ml)222(5c)结果计算: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过氧化氢酶活性(u·g‑1min‑1)=(△A240×VT)/(0.1×V1×t×FW);式中△A240=As0‑(As1+As2)/2;As0‑加 入煮死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As1,As2‑样品吸光值;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FW‑样品鲜重(g);0.1‑A240每下降0.1位1个酶活力单位(u);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50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