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钼酸盐溶液中除钨的离子交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478.6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霍广生;宋琼;彭超;卢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9/00 | 分类号: | C01G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提取领域,提出一种从钼酸盐溶液中除钨的离子交换方法,包括1)用无机酸将含钨的钼酸盐溶液调整至pH为8.0-11.0;2)将第一步得到的溶液流过大孔型螯合离子交换树脂,溶液与树脂的接触反应时间为60min-180min。当溶液的通过量为离子交换柱内树脂体积的7-12倍时停止交换;3)用纯水流过离子交换柱,纯水流过量为树脂体积的1-2倍时停止洗涤;4)解吸和再生。本发明所采用的含有葡甲胺基的大孔型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对WO42-具有更强的优先螯合吸附性能,可以直接将WO42-和MoO42-分离,而无需加入大量无机酸使WO42-聚合。既可以减少酸的消耗,又可以避免因料液酸化而可能带来的操作困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酸 盐溶 离子交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钼酸盐溶液中除钨的离子交换方法,包括步骤:1)用无机酸将含钨的钼酸盐溶液调整至pH为8.0‑11.0,如果该钼酸盐溶液本身的初始pH值即在该范围内,则直接进行离子交换;2)将第一步得到的溶液均速连续流过装有大孔型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吸附除钨,控制溶液的流速使料液与树脂的接触反应时间为60min‑180min;当溶液的通过量为离子交换柱内树脂体积的7‑12倍时停止交换;3)按步骤2)同样的流速继续用纯水流过离子交换柱,以将离子交换柱内的钼酸盐溶液洗涤干净,纯水流过量为离子交换柱内树脂体积的1‑2倍时停止洗涤;4)以NaOH溶液或氨水溶液作为解吸剂,均速流过洗涤后的离子交换柱,控制解吸剂的流速使其与树脂的接触反应时间为30min‑60min,当解吸剂的通过量为离子交换柱内树脂体积的4‑6倍时停止解吸,树脂中吸附的钨钼被完全解析下来,使树脂得以再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74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