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2593.7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忠;陈劲松;梁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沈祖锋,郝明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将地物用三分量进行描述;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三维距离融合,作为地物分类的判别准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系统。本发明能够简便地应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并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数据 地物 三维 距离 度量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地物三维距离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多视处理,构造描述目标的极化相干矩阵:所述的多视处理是对单视数据的n*m窗口平均,并将地物目标以极化相干矩阵形式表示:为目标单视散射矩阵,A0、B、B0…H为Huynen参数;根据先验信息在全极化SAR图像极化相干矩阵中任意选择两类地物;将地物用三分量进行描述,所述的三分量指:极化散射总功率Span、点目标散射分量T0、分布目标散射分量TN:按不同的散射机理对地物目标进行描述,两类不同地物都采用这种分解方法,公式如下:span=2(A0+B0),T0=12(B0-F)C-G+jH-jDB0+B-F+jEE+jB0-jB-jF×C-G+jH-jDB0+B-F+jEE+jB0-jB-jF*,]]>TN=T‑T0,两类地物的分解结果表示为{span1}、{T01}、{TN1}和{span2}、{T02}、{TN2};对三分量分别计算距离,构造描述地物之间差别的三维距离:其中,d1()表示度量span的距离,mi、σi,i=1,2分别为{span1},{span2}的均值和方差,其中,d2()表示度量T0的距离,Ni,i=1,2表示{T01}和{T02}的个数,<T0i>,i=1,2表示{T01}和{T02}的均值,kij,i=1,2表示{T01}或{T02}的第j个样本对应的3维向量,其中,d3()表示度量TN的距离,Trace为矩阵的轨迹;三维距离融合,作为地物分类的判别准则:将d1()、d2()、d3()三维距离融合,融合方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425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