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酸镍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9295.9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1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乔辉;罗磊;陈克;张玄;陈晓东;魏取福;蔡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C01G49/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酸镍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和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匀溶于乙醇,乙酸镍和硝酸铁均匀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再将二者混合,搅拌均匀后形成纺丝液,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VP/C4H6NiO4/Fe(NO3)3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铁酸镍纳米纤维负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质,首次充放电效率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同时具有良好的高倍率特性,克服了以往颗粒状负极材料相应的缺点,可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便携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酸镍 纳米 纤维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铁酸镍纳米纤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具体步骤制得:1)称取一定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溶解于乙醇中,配制质量分数为6~15%的乙醇溶液,放入磁性转子,并调节适当的转速,室温下搅拌12~24小时至均匀,静置除泡。2)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镍(C4H6NiO4·4H2O)和硝酸铁(Fe(NO3)3·9H2O)(摩尔比为1:2)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同样放入磁性转子,调节适当转速,室温下搅拌8~24小时至形成均匀溶液。3)将步骤2)中的溶液缓缓倒入步骤1)的溶液中,继续室温搅拌3~6小时至均匀。4)将步骤3)中的溶液在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纺丝,得到PVP/C4H6NiO4/Fe(NO3)3复合纳米纤维膜。纺丝条件:电压为12~20kV,接收距离为10~20cm,纺丝速度为0.3~1.5mL/h。5)将步骤4)中得到的复合纳米纤维膜放入管式炉中煅烧,在空气氛中从室温升温至400~800℃,保持温度3~8h,升温速率为0.2~5℃/min,煅烧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592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