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1519.X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H·格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4 | 分类号: | E05B85/14;E05B8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系统,其具有安排在外部门板内侧上的支承托架和安排在外部门板外侧上的门把手,该门把手从外部门板外侧安装并穿入外部门板且被支承在支承托架中;在支承托架中支承有单元,该单元由锁心柱及用于该锁心柱的壳体形成,该单元从外部门板内侧安装并穿入外部门板中的开口且借助从外部门板外侧安装的防护帽而在外部门板外侧上被覆盖。在该系统中,根据本发明在外部门板内侧上安排支承在支承托架中的锁定夹,该锁定夹使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单元以及防护帽以与它们对应的安装方向相反地锁定。在该系统中,包括锁心柱及壳体的单元以及防护帽均以安全防盗的方式被支承,此外确保了所述多个元件到支承托架的固定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外部 门把手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门把手系统(2),该外部门把手系统具有:安排在外部门板(1)的内侧(10)上的支承托架(11),该支承托架具有基本上保持与外部门板接触的外表面、内表面、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延伸的侧面、与外部门板中的开口相应的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开口、形成在侧面上的槽缝状容纳部,该槽缝状容纳部与所述形成在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开口连通;由锁心柱(20)以及用于该锁心柱(20)的壳体(21)形成的单元,该单元被沿着插入方向从支承托架的内表面插入到支承托架(11)的开口中,使得单元的前边缘插入到外部门板的开口中,由该锁心柱(20)以及壳体(21)形成的该单元(19)的壳体(21)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5,46),锁定夹(30)接合在该至少一个凹槽中;从该外部门板(1)的外侧(9)安装的防护帽(24),该防护帽覆盖所述单元的前边缘,该防护帽具有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28,29),所述突起部突伸穿过外部门板中的开口,第一突起部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共面的第一凹槽,第二突起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安排在该外部门板(1)的外侧(9)以及支承托架上的门把手(12),板状构形的锁定夹(30),该锁定夹具有第一板区段(31)以及相对于该第一板区段垂直地安排的第二板区段(32),至少第一板区段被设计插入到容纳部中,锁定夹的第一板区段具有横档区域(35)和从该横档区域突出的、相互间隔开的第一、第二肢形区域(33,34),横档区域和肢形区域基本上共面,在第一和第二肢形区域上形成有指向彼此的第一和第二锁定突起部,第二板区段具有一个孔;以及一螺钉穿过锁定夹的第二板区段中的孔、穿过支承托架并旋入单元的壳体,其中,该横档区域还与防护帽的第二凹槽接合,以及锁定夹的第一肢形区域和第二肢形区域分别与防护帽的两个相互对置的第一凹槽接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6151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