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主动变刚度耗能减震控制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6447.8 | 申请日: | 2013-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华;王永胜;董旭光;王冰霞;吴意谦;刘彦东;张媛;代涛;袁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半主动变刚度耗能减震控制锚杆,其结构由控制器(1)、通讯线(2)、传感器(3)、变刚度控制装置(12)、套筒(20)、中空锚管(5)、锚具(10)、锚固弹簧(11)和支护结构(4)组成。变刚度控制装置(12)由液压缸(13)、双出杆活塞(14)、油液(16)、旁通管路(17)、电液伺服阀(18)、刚度弹簧(19a)、刚度弹簧(19b)、螺栓(23)连接的支撑箱(21)和垫板(22)组成。本发明解决了地震作用造成的锚喷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支护结构不能自我调节、甚至破坏等无法根治的问题,提高锚喷支护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支护体的安全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刚度 耗能 减震 控制 | ||
【主权项】:
一种半主动变刚度耗能减震控制锚杆,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锚杆由控制器(1)、通讯线(2)、传感器(3)、变刚度控制装置(12)、套筒(20)、中空锚管(5)、锚具(10)、锚固弹簧(11)和支护结构(4)组成;其中变刚度控制装置(12)由液压缸(13)、双出杆活塞(14)、油液(16)、旁通管路(17)、电液伺服阀(18)、第一刚度弹簧(19a)、第二刚度弹簧(19b)、螺栓(23)连接的支撑箱(21)和垫板(22)组成;控制器(1)是一台带有A/D和D/A数据采集与转换板的PC机,安装有控制算法和电液伺服阀(18)的驱动软件的PC机能够控制电液伺服阀(18)的开/关状态;双出杆活塞(14)和液压缸(13)的形状为圆柱形;双出杆活塞(14)能在液压缸(13)内自由滑动,双出杆活塞(14)的左出杆上套有第一刚度弹簧(19a),右出杆上套有第二刚度弹簧(19b),且右出杆段末端带有螺纹(15),双出杆直径等于中空锚管(5)的直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664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