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6245.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毛云峰;徐海霞;崔鹏义;吴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B8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微加热器,其结构包括:承载玻璃片、镀金导电涂层、加热单元(镀铬涂层)、电极柱和铝制热沉平台。本发明采用软光刻微加工技术对镀有金-铬的玻璃片进行加工,实现一个加热片上具备可并行工作的多个加热单元;采用直流电源获得焦耳热,应用铝制热沉平台进行有效散热,以实现快速的响应和稳定的温度控制。本发明体积微小,易于与光学系统相结合以实现实时观测,且耗能低至毫瓦级。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微米尺度面积上温度的局部控制,而且易于与微流动系统高度集成,实现在生物和化学领域高通量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热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微加热器,由承载玻璃片(1)、镀金导电涂层(2)、加热单元(4)、电极柱(5)和铝制热沉平台(6)组成,其特征在于:承载玻璃片(1)位于铝制热沉平台(6)上方,承载玻璃片(1)表面镀有一层铬层,所述铬涂层表面镀有一层金层,通过对金层进行化学蚀刻,在承载玻璃片(1)表面得到所需几何形状的镀金导电涂层(2);通过对铬层进行化学蚀刻,在承载玻璃片(1)表面得到所需几何形状且均匀分布的加热单元(4),相邻的加热单元(4)通过并联连接;承载玻璃片(1)未镀金与铬面与铝制热沉平台(6)通过高效导热剂(7)进行粘接;镀金导电涂层(2)上设置电极柱(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7624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