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5323.4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望宇;韩毛振;罗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C12N1/20;C12R1/125;C12R1/01;A61K35/74;A61K9/50;A61P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扩大培养过程中采用需氧性枯草杆菌与厌氧性双歧杆菌混合培养和优化控制,在胶囊制备过程中添加不被人体分解吸收的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的生长因子和适宜的微生物休眠条件。制备的枯草杆菌微胶囊在货架期内具有高活菌数、高抗逆性的特点。其产品不仅可应用于保健食品领域,也可应用于医药领域及饲料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活菌数 益生菌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种具有高活菌数的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的活化:将保存于‑20℃左右条件下的双歧杆菌甘油管保存的种子和保存于4℃左右条件下的枯草杆菌单菌落分别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32‑45 ℃条件下,双歧杆菌厌氧静置培养24‑36 h、枯草杆菌100‑300 rpm振荡培养12‑24 h,进行初次活化;然后按1‑5%的比例分别将初次活化的双歧杆菌和枯草杆菌培养液再次接入种子培养基中进行第二次活化4‑12 h,活化条件与初次活化相同;按1:1左右的体积比混合双歧杆菌与枯草杆菌的培养液,得活化种子混合液;(2)扩大培养:将活化种子混合液按1‑10%(V/V)的比例接种于装有pH 6.5‑8.5的2‑20%天然有机体原料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天然有机体原料培养基的装液量为发酵罐容积50‑80%,在35‑45℃条件下静置培养24‑48 h,收集菌液,其总活菌数≥2×109 cfu/ml,得发酵液;(3)洗涤:将发酵液于3000‑8000 rpm下离心5‑30 min,弃上清液,按体积比1:1‑5将菌体沉淀用无菌水振荡混均,离心弃上清,反复洗涤1‑3次,随后用1‑5%乳清蛋白溶液重新悬浮菌体,其总活菌数≥1×1010 cfu/ml,得菌悬液;(4)菌胶液制备:按比例将1‑10%(W/V)海藻酸钠、0.5‑1%(W/V)羧甲基壳聚糖、0.1‑1 %(W/V)低聚糖、1‑5 %(W/V)胡萝卜、0.5‑2%(V/V)甘油和0.1‑1%(V/V)吐温80加入到菌悬液中,搅拌混匀,厌氧室脱氧30‑120 min,得菌胶液;(5)微胶囊制备:用注射泵将菌胶液以10‑30 ml/min流速注入1‑10 ℃冷却的1‑10%(M/V)的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加边以100‑300 rpm的速度搅拌,固化30‑60 min,无菌水洗涤三次,得湿微胶囊;(6)干燥保藏:将湿微胶囊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后进行真空包装,得益生菌干微胶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532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