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自由度混联上肢康复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9586.5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志;曹电锋;庄佳奇;訾鹏飞;吴伟光;尹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混联上肢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并联机构和一个串联转动副叠加而成,所述并联机构是由动平台(7)通过支链AB(3)、支链CD(5)、支链EF(6)连接静平台(4)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实现绕X、Y、Z轴的姿态转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设置不同的驱动,有选择地实现腕部关节或者小臂的康复训练,进而达到不同的康复训练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肢体康复机器人形式单一,占用空间大,支链长,重量大,需要较大的驱动力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上肢 康复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三自由度混联上肢康复机器人,其特征是:由一个并联机构和一个串联转动副叠加而成,所述并联机构是由动平台(7)通过支链AB(3)、支链CD(5)、支链EF(6)连接静平台(4)所组成,所述支链AB(3)为两根连杆通过移动副一连接组成,支链AB(3)的底端通过转动副一连接在静平台(4)上,支链AB(3)的顶端通过球副一连接在动平台(7)上;支链EF(6) 为两根连杆通过移动副三连接组成,支链EF(6)的底端通过移动副三连接在静平台(4)上,支链EF(6)的顶端通过球副三连接在动平台(7)上,支链CD(5)的底端通过转动副二联接在静平台(4)上,支链CD(5)的顶端通过球副二联接在动平台(7)上;所述串联转动副为动平台(7)上通过转动副串联转动平台(2);所述静平台(4)、动平台(7)和转动平台(2)为圆环状,动平台(7)和转动平台(2)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转动平台(2)上设有手柄(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2958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头改良结构
- 下一篇:集触觉、温度及震动刺激于一体的感觉康复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