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调节光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7872.7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会;雒仲祥;向汝建;杨媛;何忠武;徐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调节光阑,所述的电动调节光阑包括电机、挡板、外罩、手动旋钮、底板、主框架、联轴器、散热片、吸收池、吸收池支架、导向杆、丝杠、红外对管;吸收池和散热片紧贴吸收池支架,丝杠穿过吸收池支架一端连接联轴器和电机,另一端连接手动旋钮,它们一起安装在主框架内,导向杆穿过主框架后与吸收池支架上方的导向槽共轴,红外对管放置于主框架底部,主框架与底板紧固连接,外罩置于主框架上,挡板紧固在外罩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调节光阑可以用来调节两路光的通断,且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种模式,同时可以在光学系统工作状态下实现电动调节,定位精度高,操作安全,调节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调节 光阑 | ||
【主权项】:
一种电动调节光阑,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挡板(2)、外罩(3)、手动旋钮(4)、底板(5)、主框架(6)、联轴器(7)、散热片(8)、吸收池(9)、吸收池支架(10)、导向杆(11)、丝杠(12)和红外对管(13/14/15);所述吸收池(9)和散热片(8)紧贴吸收池支架(10),丝杠(12)穿过吸收池支架(10)一端连接联轴器(7)和电机(1),另一端连接手动旋钮(4),一起安装在主框架内;导向杆(11)穿过主框架(6)后与吸收池支架(10)上方的导向槽共轴,红外对管(13、14、15)放置于主框架(6)底部,主框架(6)与底板(5)紧固连接,外罩(3)置于主框架(6)上,挡板(2)紧固在外罩(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878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