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燃气脱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离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86739.6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雷午生;李俊;张学良;刘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32 | 分类号: | C10K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陆志强;黎志红 |
地址: | 4084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生物质能用设备,尤其是一种秸秆燃气脱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离塔,包括封闭的塔体,设置在塔体上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在塔体的内腔中的吸附层;其中: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塔体侧壁上部的同一高度位置处;塔体的内腔中安装有下炉桥,该下炉桥将塔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个腔室,位于下炉桥上方的腔室为吸附腔,位于下炉桥下方的腔室为积污腔;所述吸附腔中安装有上炉桥,固定在顶盖内壁上的中隔板穿过上炉桥后末端固定在下炉桥上,该中隔板与上炉桥一体将吸附腔分割为四个吸附腔室。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提高了输送至用户的秸秆燃气的清洁度。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燃气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分离 | ||
【主权项】:
一种秸秆燃气脱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分离塔,包括封闭的塔体(1),设置在塔体(1)上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设置在塔体(1)的内腔中的吸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位于塔体(1)侧壁上部的同一高度位置处;塔体(1)的内腔中安装有下炉桥(4),该下炉桥(4)将塔体(1)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个腔室,位于下炉桥(4)上方的腔室为吸附腔(5),位于下炉桥(4)下方的腔室为积污腔(6);所述吸附腔(5)中安装有上炉桥(7),固定在顶盖(8)内壁上的中隔板(9)穿过上炉桥(7)后末端固定在下炉桥(4)上,该中隔板(9)与上炉桥(7)一体将吸附腔(5)分割为四个吸附腔室,该四个吸附腔室分别为吸附腔室A(10)、吸附腔室B(11)、吸附腔室C(12)和吸附腔室D(13),位于中隔板(9)左面的吸附腔室A(10)和吸附腔室B(11)与位于中隔板(9)右面的吸附腔室C(12)和吸附腔室D(13)由该中隔板(9)隔断;吸附腔室A(10)与进气管(2)连通,吸附腔室D(13)与出气管(3)连通;在吸附腔室A(10)和吸附腔室C(12)中装填有二氧化硫吸附层(16),在吸附腔室B(11)和吸附腔室D(13)中装填有二氧化碳吸附层(17);使用时,进气管(2)与焙烧炉的出气管道接通,焙烧炉产出的秸秆燃气进入塔体(1)内后依次进入吸附腔室A(10)、吸附腔室B(11)、积污腔(6)、吸附腔室C(12)和吸附腔室D(13)进行脱二氧化硫、脱二氧化碳处理,然后由出气管(3)排出清洁的秸秆燃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环生物质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5867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机械调节色温的LED蜡烛灯
- 下一篇:一种带盖帽和储物袋的婴儿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