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836.5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殷雷;张军;冯小宇;汪小勇;沈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2;C10B57/00;C10B57/10;C10B4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设备,该设备包括负压上料系统、燃烧反应系统、回收冷却系统;生物质原料从负压上料系统的入口被吸入,经负压上料系统的出口排入燃烧反应系统进行反应,反应后的产物经燃烧反应系统流入回收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设备,其性能稳定,能够长期运行,从而提高了生物质热裂解制油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裂解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制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上料系统、燃烧反应系统、回收冷却系统; 所述负压上料系统包括上料旋风分离器(12)、储料室(13)、烘干床(14)、上料风机(16)、卸料风机(15)、卸料旋风分离器(17)、热解料斗(18);生物质原料进口与上料旋风分离器(12)的进料口连通,上料旋风分离器(12)的出气口与上料风机(16)的进风口连通、其出料口与储料室(13)的入料口连通,储料室(13)的出料口与烘干床(14)的入料口连通,烘干床(14)的出料口与卸料旋风分离器(17)的进料口连通,卸料旋风分离器(17)的出气口与卸料风机(15)的进风口连通、其出料口与热解料斗(18)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燃烧反应系统包括燃烧床(116)、竖床(113)、上球室(19)、下球室(114)、热载体螺旋输送装置一(112)、原料螺旋输送装置(110)、热载体螺旋输送装置二(115)、反应器(111);所述燃烧床(116)与竖床(113)底部的进气口连通,竖床(113)顶部的出气口与烘干床(14)的入料口连通、其热载体出口与上球室(19)的热载体进口连通,上球室(19)的热载体出口与热解料斗(18)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热载体螺旋输送装置一(112)与原料螺旋输送装置(110)共同连通至反应器(111)的入料口,反应器(111)的出料口与下球室(114)的进料口连通,下球室(114)的出料口通过热载体螺旋输送装置二(115)与竖床(113)在其底部连通; 所述回收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17)、可燃气排灰旋风分离器(118)、尾气水封(119)、罗茨风机(120)、油泵(122)、换热器(121);下球室(114)的顶部出气口与冷却塔(117)预部的进气口连通,冷却塔(117)的出气口与可燃气排灰旋风分离器(118)的进气口连接,可燃气排灰旋风分离器(118)的出气口与尾气水封(119)连通,尾气水封(119)的出气口一端与外界连通、一端与罗茨风机(120)连通,罗茨风机(120)与燃烧床(116)连通;可燃气排灰旋风分离器(118)的出料口与冷却塔(117)底部的进油口连通;冷却塔(117)底部的生物油出油口与油泵(122)的进油口连通,油泵(122)的出油口与换热器(121)底部的生物油入油 口连通,换热器(121)底部的生物油出油口与冷却塔(117)内部的喷淋连通;冷却塔(117)的低端设有用于供多余生物油排出的排油口(1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2783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