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251.2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尾关启治;加藤友聪;向山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36 | 分类号: | H01T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理想地确保主体金属壳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气密性的火花塞。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绝缘体、主体金属壳体以及将绝缘体和主体金属壳体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绝缘体具备第1部位、第2部位以及绝缘体第1缩径部,该第2部位位于比第1部位靠轴线方向前端侧的位置且外径比第1部位的外径小,该绝缘体第1缩径部随着朝向前端侧去而外径变小,且连结第1部位和第2部位,主体金属壳体具备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突出部形成有随着朝向前端侧去而内径变小的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密封构件在绝缘体第1缩径部和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之间,配置在至少包含将第1部位的外径面虚拟地向前端侧延长而得到的延长线在内的位置。在包含轴线的剖面中,与轴线正交的直线和绝缘体第1缩径部的外形线所成的角度θ22,与该直线和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的外形线所成的角度θ21,满足θ21>θ22。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主权项】:
一种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具备:棒状的中心电极,其沿轴线方向延伸;绝缘体,其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以使所述中心电极在所述轴线方向前端侧暴露出来的状态将所述中心电极保持在所述轴孔的内部;主体金属壳体,其在周向上包围所述绝缘体的一部分并保持所述绝缘体;以及环状的密封构件,其将所述绝缘体和所述主体金属壳体之间密封,所述绝缘体具备第1部位、第2部位以及绝缘体第1缩径部,该第2部位位于比所述第1部位靠所述前端侧的位置且外径比所述第1部位的外径小,该绝缘体第1缩径部随着朝向所述前端侧去而外径变小,且连结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所述主体金属壳体具备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形成有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该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随着朝向所述前端侧去而内径变小,所述密封构件在所述绝缘体第1缩径部和所述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之间,配置在至少包含将所述第1部位的外径面虚拟地向所述前端侧延长而得到的延长线在内的位置,在包含所述轴线的剖面中,在将与所述轴线正交的直线和所述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的外形线所成的角中的锐角的角度设为第1角度θ21、将与所述轴线正交的直线和所述绝缘体第1缩径部的外形线所成的角中的锐角的角度设为第2角度θ22时,满足θ21>θ22的条件,所述主体金属壳体包括形成在所述主体金属壳体自身的外表面且公称直径为M10的螺纹部,所述主体金属壳体侧缩径部和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部分的面积为12.3mm2以下,所述第1角度为27度以上50度以下,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体第2缩径部,该绝缘体第2缩径部位于比所述绝缘体第1缩径部靠所述轴线方向后端侧的位置,随着从所述前端侧朝向所述后端侧去而外径变小,所述主体金属壳体包括弯边部,该弯边部形成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后端,位于比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绝缘体第2缩径部靠所述后端侧的位置,且朝向径向内侧弯曲,该火花塞包括缓冲材料,该缓冲材料被填充在所述弯边部和所述绝缘体的所述绝缘体第2缩径部之间的、由所述主体金属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包围起来的空间,即填充部分内,所述填充部分的体积为119mm3以上151mm3以下,所述填充部分的与所述轴线平行的长度为3mm以上,所述填充部分在所述径向上的宽度为0.66mm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3825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