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硅酸盐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054.9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璇;曾燕;冯庆革;曹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通用硅酸盐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悬浮液电导率测定方法获得5~15个不同熟料含量的水泥样品悬浮液电导率随测定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测定时间序列上,选择熟料含量-电导率具有最大复相关系数时对应的熟料含量与电导率数据,建立熟料含量-电导率的工作曲线或回归方程,测定待测水泥样品的悬浮液电导率随测定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工作曲线或回归方程求解出待测样品中熟料的含量,进而计算出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的总含量。采用本发明能够快捷、简便地测定出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总含量,且对混合材种类的适应性较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硅酸盐水泥 中非 水溶性 混合 含量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通用硅酸盐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悬浮液电导率测定方法获得一组5~15个不同熟料含量的水泥样品悬浮液电导率随测定时间变化的曲线,在测定时间序列上,选择熟料含量‑电导率具有最大复相关系数时对应的熟料含量与电导率数据,建立熟料含量‑电导率的工作曲线或回归方程,测定待测水泥样品的悬浮液电导率随测定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工作曲线或回归方程求解出待测样品中熟料的含量,进而计算出水泥中非水溶性混合材的总含量,具体步骤如下:绘制熟料含量‑悬浮液电导率的工作曲线:(1)将与待测样品所含同性质的熟料粉末、非水溶性混合材粉末于75~120℃下烘干至恒重;(2)根据待测样品的生产情况,选择单掺或复掺非水溶性混合材粉末,根据混合材掺量设计的比例,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熟料和混合材,配制成5~15个不同混合材含量的水泥样品,每个熟料+混合材的样品秤取量为0.5000±0.0005g,该系列样品中混合材掺量范围应该覆盖待测水泥样品的混合材含量;(3)采用常规的悬浮液电导率测定方法,测定上述系列水泥样品的悬浮液电导率随测定时间变化的曲线,测定周期为0.5~15min,采样周期为3~5s范围内的一个具体值,电导率测定时悬浮液水温保持在20~35℃范围内且须恒定,采用25℃的测定温度,系统的控温精度为±0.3℃;水泥悬浮液所用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用容量瓶准确量取250.0mL,此时的水灰比W/C为500;(4)在获得上述系列样品的悬浮液电导率‑测定时间曲线后,计算每个测定时间点Ti对应的熟料含量yi与悬浮液电导率xi的二次项回归方程yi=axi2+bxi+c的复相关系数Ri;(5)选取最大复相关系数Rmax对应的熟料含量‑悬浮液电导率数据,建立二次项的回归方程,绘制熟料含量‑悬浮液电导率的工作曲线,并记录Rmax对应的测定时间Tmax;待测样品非水溶性混合材含量的测定:按工作曲线之样品测定条件相同的方法,测定待测水泥样品悬浮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该曲线上选取Tmax对应的电导率值x,通过工作曲线查出、或通过回归方程y=ax2+bx+c计算出待测水泥样品的熟料含量y%,按下述公式求解非水溶性混合材的总掺量z:z=100‑y(%)其中,y%为熟料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705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销
- 下一篇:一种对整体零部件进行耐热疲劳试验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