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866.8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唐语谦;钟凤;陈艺;吴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A23L1/015;A23K1/16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本发明中不动杆菌粗酶液先经阴离子葡聚糖凝胶柱纯化,以15~25mM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再经过阳离子葡聚糖凝胶柱纯化,以10~30mMTris-HCl缓冲液洗脱;再次经阴离子葡聚糖凝胶柱纯化,以15~25mM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最后得到可降解ZEN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获得的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对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不需要双氧水的协同作用下,在12h内可降解60%以上的ZEN,为将来研究非过氧化物酶降解ZEN毒素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玉米 赤霉烯酮 毒素 过氧化物 组分 分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1)接种1~3%(v/v)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SM04菌悬液到M2培养基中,培养24~48h; (2)将步骤(1)中的液体培养物冷冻离心收取上清液,过滤,滤过液在45~55℃下浓缩8~10倍成粗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粗酶液加入阴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pH7.0、6.5、6.0、5.5、5.0的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组分的A280nm值,选取A280nm≥1.0的收集管进行ZEN降解酶活力测定;合并ZEN降解酶活力高于30%的各管; (4)将步骤(3)获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加入到阳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Tris‑HCl缓冲液以恒定流速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的A280nm值,选取A280nm≥1.0的收集管进行ZEN降解酶活力测定;合并ZEN降解酶活力高于30%的各管; (5)将步骤(4)获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重新加入到阴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pH7.0、6.5、6.0、5.5、5.0的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组分的A280nm值;取第二个吸收峰的各管成分进行ZEN降解活力检测;合并ZEN降解活力高于50%的各管; (6)将步骤(5)所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即为最终的不动杆菌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4786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呢毯清洗机
- 下一篇:清水混凝土墙体保温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