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置转壳朗肯循环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437.6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1/10 | 分类号: | F02C1/10;H02K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置转壳朗肯循环发动机,所述分置转壳朗肯循环发动机包括旋转外壳体、叶轮独立转子、永磁体、汽化器和旋转电感线圈,内射喷射通道与所述旋转外壳体有矩设置,所述内射喷射通道喷射的气体工质对所述叶轮独立转子的叶轮结构做功推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旋转,所述永磁体设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上,所述旋转电感线圈设在所述旋转外壳体上,所述永磁体与所述旋转电感线圈相互作用对外输出电力或输出机械动力。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所述分置转壳朗肯循环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由于采用外燃式,所以燃料多样性好,污染排放少。 | ||
搜索关键词: | 分置转壳朗肯 循环 发动机 | ||
【主权项】:
一种分置转壳朗肯循环发动机,包括旋转外壳体(1)、叶轮独立转子(2)、永磁体(3)、汽化器(4)和旋转电感线圈(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外壳体(1)上设工质分配通道(6),内射喷射通道(7)与所述旋转外壳体(1)有矩设置,所述工质分配通道(6)的气相工质出口与所述内射喷射通道(7)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设置在所述旋转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外壳体(1)的旋转轴线共线,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与所述旋转外壳体(1)旋转配合设置,所述内射喷射通道(7)喷射的气体工质对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的叶轮结构做功推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旋转,在所述旋转外壳体(1)上设乏气导出口(8),所述乏气导出口(8)与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连通;在所述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上设冷凝冷却器(10)或所述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与冷凝冷却器(10)连通,在所述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上设有所述冷凝冷却器(10)的结构中,所述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的液体出口与液体加压泵(11)的工质入口连通,在所述静止工质回收壳体(9)与所述冷凝冷却器(10)连通的结构中,所述冷凝冷却器(10)的液体出口与液体加压泵(11)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液体加压泵(11)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汽化器(4)的液体入口连通,所述汽化器(4)的气体出口经旋转接头与所述工质分配通道(6)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永磁体(3)设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上,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设在所述旋转外壳体(1)上,所述永磁体(3)与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相互作用在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产生电动势,或所述永磁体(3)设在所述旋转外壳体(1)上,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设在所述叶轮独立转子(2)上,所述永磁体(3)与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相互作用在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产生电动势;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经电刷对外输出电力,或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设为闭合电感线圈,所述闭合电感线圈对静止发电线圈(14)形成电磁感应,所述静止发电线圈(14)对外输出电力,或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设为闭合电感线圈,所述闭合电感线圈对电感转子(15)形成电磁感应,所述电感转子(15)对外输出机械动力,或所述旋转电感线圈(5)设为闭合电感线圈,所述闭合电感线圈对永磁转子(16)形成电磁感应,所述永磁转子(16)对外输出机械动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504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翻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可变回压进气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