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的人体三维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7380.9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利;刘洋;孙艳丰;尹宝才;孔德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的人体三维建模方法,其能够自然地显示人体的真实姿态。这种动态的人体三维建模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标准人体模版的数据预处理和Kinect骨架信息的数据预处理;(2)进行分段人体模型刚性变形,根据变形模型部位不同分为两类方法腹、胸、头采用基于旋转矩阵继承的刚性变形方法,四肢采用基于旋转矩阵继承与回馈的刚性变形方法;(3)进行分段局部模型ICP变形;(4)对各部分模型的连接部分进行柔性TPS形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人体 三维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动态的人体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标准人体模版的数据预处理和Kinect骨架信息的数据预处理;(2)进行分段人体模型刚性变形,根据变形模型部位不同分为两类方法:腹、胸、头采用基于旋转矩阵继承的刚性变形方法,四肢采用基于旋转矩阵继承与回馈的刚性变形方法;(3)进行分段局部模型ICP变形;(4)对各部分模型的连接部分进行柔性TPS形变;步骤(1)的基于标准人体模版的数据预处理将对应于Kinect获取到的20个人体骨架点的标准人体模板分为腹、胸、头、左臂、右臂、左腿、右腿一共七个大模型部分,其中臂与腿的四肢模型又分别分为三个子模型部分;步骤(1)的Kinect骨架信息的数据预处理采用基于RGB信息的深度数据恢复算法进行数据恢复,该算法的过程如下:Kinect采集到的数据丢失点的深度值均为0,设对于点P,其深度值为D(P),RGB值为C(P),若某点P0为空洞点,D(P)在以P点为中心的10x10点阵范围内随机选出点集Qi(i=1,2…n),其中点P0满足D(P0)≠0且|C(P)‑D(P)|<ε,通过公式(1)得到点P0的新深度值:D(P0)=Σi=0nWi·D(Qi)/Σi=0nWi---(1)]]>其中Wi=1/(d(P,Qi))2,d(P,Qi)为P点与Qi点的欧式距离,对于跳变的数据,采用相邻多帧去除奇异值求平均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步骤(4)中对于模板人体模型点云H1和部分柔性变形后的目标点云H2,TPS变形是通过公式(6)获得的控制点集决定的:Mk={Lkj|Lkj=(xkj,ykj),j=1,…,M,k=1,2} (6)其中M1是模板人体模型点云,M2是进行分段刚性变形和ICP算法之后的结果点云,M是点集中点的数量,每一刚性变形部分选取10个点作为控制点以保证模型变形的准确性,根据TPS定义,通过公式(7)作为插值条件:f(M1j)=M2j,j=1,2,…,M (7)TPS变形的弯曲平滑满足公式(8):E(f)=∫∫R2(∂2f∂x2)2+2(∂2f∂x∂y)2+(∂2f∂y2)2dxdy---(8)]]>通过公式(9)获得最终TPS变形:E(d,w,λ)=1MΣj=1M||M2j-f(M1j)||+λE(f)---(9)]]>其中λ用于控制平滑的程度,由用户指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7738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延模具和覆盖件的冲压方法
- 下一篇: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