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899.4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久次米智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B60C1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充气轮胎,不以牺牲湿路性能、操纵稳定性为代价而提高耐磨损性。在中间陆地部(12)形成有中间刀槽(15)、中间横沟(16),在胎肩陆地部(13)形成有胎肩横沟(18)、胎肩刀槽(19)。中间刀槽(15)等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ms与中间刀槽(15)以及中间横沟(16)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ma之比Ems/Ema,设定为小于胎肩刀槽(19)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ss与胎肩刀槽(19)以及胎肩横沟(18)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sa之比Ess/Esa。由此,不以牺牲湿路性能为代价而能提高胎面橡胶中的BR成分量,显著提高了耐磨损性。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主权项】:
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配置于轮胎赤道的两个外侧、且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胎冠周向沟;配置于所述胎冠周向沟的轮胎轴向外侧、且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一对胎肩周向沟;夹在所述一对胎冠周向沟之间的胎冠陆地部;被所述胎冠周向沟与胎肩周向沟夹着的一对中间陆地部;以及位于所述胎肩周向沟的轮胎轴向外侧的一对胎肩陆地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有从所述胎冠周向沟朝轮胎赤道延伸的胎冠横沟,在所述中间陆地部设有:从所述胎肩周向沟朝所述胎冠周向沟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中间刀槽;以及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中间刀槽之间以不与所述中间刀槽交叉的方式延伸的中间横沟,在所述胎肩陆地部设有:从胎面接地端朝轮胎轴向内侧延伸的胎肩横沟;以及在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胎肩横沟之间以不与所述胎肩横沟交叉的方式延伸的胎肩刀槽,所述胎冠横沟、中间横沟以及胎肩横沟形成为在轮胎轴向上不将所述胎冠陆地部、中间陆地部以及胎肩陆地部贯通,所述中间刀槽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ms与所述中间刀槽以及中间横沟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ma之比Ems/Ema,小于所述胎肩刀槽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ss与所述胎肩刀槽以及胎肩横沟的边缘长度在轮胎轴向上的分量的总和Esa之比Ess/Esa,并且,所述胎冠横沟和所述胎肩横沟相对于轮胎周向朝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所述中间刀槽包括:将所述中间陆地部贯通的第一中间刀槽;以及未将所述中间陆地部贯通的第二中间刀槽,所述第一中间刀槽在轮胎轴向的内端与所述胎冠周向沟直接连通,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的内端与所述中间横沟的沟中心线的外端在轮胎周向上的重叠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中间刀槽的外端与所述中间横沟的沟中心线的内端在轮胎周向上的重叠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928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用轮胎
- 下一篇:设置有日历和电子表的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