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95201.4 申请日: 2014-03-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43585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1
发明(设计)人: 周桃英;王梓林;陈全胜;杨辉德 申请(专利权)人: 周桃英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8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的准备;发酵;培养;前期管理;后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的方法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处于领先阶段,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搜索关键词: 双孢菇 高产 生态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双孢菇高产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栽培季节栽培季节是7月下旬至翌年4月;二、栽培设施单座塑料大棚为360~450平方米,长11~20米,宽6~8米,高4米;每床架宽1.5~1.6米,层距高0.6米,走道0.6~0.7米;大棚覆盖采用“两膜两苫”室内吊挂一层遮阳网,栽培设施要有良好的通风窗及拔气管;三、原料的准备取新鲜稻草、牛粪、鸡粪、晒干,贮存;四、发酵4.1预湿先把稻草或麦秸用水浇湿或大水浸泡捞出,预湿1~2天,干牛粪扎碎后同时浇水拌湿,预湿1~2天,预湿时把石灰加入料中,牛粪或鸡粪越细越好,建堆前把辅料全部拿出拌匀;4.2建堆先将预湿的稻草或麦秸铺在底层20~25cm,加一层牛粪(鸡粪),然后再铺20cm厚的稻草或麦秸,把拌匀的辅料均匀的撒上,再加一层牛粪(鸡粪),再加稻草或麦秸加辅料,这样循环建堆,一直堆到高1.5m,宽2~3m,顶部成弓形,这样建好堆后,上面浇水直到底部有水渗出为止;4.3二次发酵发酵成熟标志为颜色呈深咖啡色,腐熟均匀,无粪臭味,水分适中,富有弹性,手捏培养料能捏拢、松手后能自然伸展,pH值7.5左右,并且培养料内有较多有益微生物的白色小菌落,有浓厚的草香味,料疏松;五、培养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筐,压实,每筐装料4.86kg;将液体菌种均匀覆盖上培养料上方,接种量为2%;待菌丝发满后覆土,在取土时,应取15~20cm以下的半活性半生的土.再用筛子筛上层白灰把土起拍碎,适至均匀地覆在料面上,厚度3cm,一般百平米用土量为3m3,土块不要过大,最大块不超过3cm也不用过筛,块面都有层薄均匀厚度在3cm,过薄则影响产量;六、前期管理覆土后开始喷水,3天之内使土层上下都要潮湿,原则是湿而不漏,没有白芯;喷水时要通风,诱导菌丝向土层内生长;部分菌丝开始在覆土层表面露出时,要补土压菌;喷水在早、晚进行,阴雨天不喷或少喷;七、后期管理菌丝长到细土缝隙,线状菌丝开始变粗时,适时适量重喷“结菇水”;以土层吸足水分而又不漏料为准,连续喷2天,而后停喷水2‑3天,同时增加通风,促使子实体形成;约7天后已有菇蕾长至黄豆大小,此时喷“出菇水”,少量多次,满足菇蕾生长的水分要求;八、出菇管理温度保持在20℃以下,应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换气,早晚及夜间关闭风口,注意保温;依天气和菇房保湿情况来决定喷水次数,使空气湿度保持85%~90%;早晚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温室内空气清新;九、采收菇盖直径3‑5厘米左右,菇形圆整,色泽洁白,无空根白心,无虫蛀,无破损,无开伞;采收前床面不能喷水;要轻采轻放,少翻动,确保鲜菇商品价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桃英,未经周桃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952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