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叶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3072.7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德;王霖;袁怀波;陈光;李华斌;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东申农业种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204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叶茶,该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茶叶通过以下步骤制得:(1)鲜叶采摘;(2)凋萎;(3)摇青;(4)外源酶处理综合增香;(5)脱苦杀青;(6)团揉;(7)毛火烘焙;(8)包揉;(9)足火烘焙;(10)烘干。本发明用半乳糖苷酶与水溶性壳聚糖对何首乌叶进行外源酶处理综合增香,增加了芳香类物质的含量,并实现将游离态香气通过后续干燥程序锁定在叶片上避免挥发流失,所得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叶茶具有色绿味雅、经久耐泡的优点,并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其口感清高雅淡,为半发酵茶新品种,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且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经济适用、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香半 发酵 何首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从何首乌枝条顶端展开的叶片中选取嫩叶去叶梗采摘,得何首乌叶;(2)凋萎将步骤(1)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晾置,令何首乌叶干燥均匀、失水减重6%—8%;(3)摇青对步骤(2)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摇青,摇青强度为5—6次,摇青总转数300—500转,第1次摇青时间为1—3分钟、转速10—15转/分钟,最后一次摇青时间为10—15分钟、转速15—20转/分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之间每次摇青的时间为2—4分钟、转速15—20转/分钟,摇青结束后,对摇青后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5—10转/分钟,搅拌5—6次,每次搅拌1—3分钟,每次搅拌后静置75—85分钟,最后将搅拌后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静置,待苦味消失并发出清香即可;(4)外源酶处理综合增香配制半乳糖苷酶与水溶性壳聚糖的混合水溶液,混合水溶液的浓度为每30mL混合水溶液中含0.004—0.005g半乳糖苷酶和1.5—2.5g水溶性壳聚糖,在步骤(3)所得的何首乌叶上均匀喷入上述混合水溶液,喷入比例为每公斤步骤(3)所得的何首乌叶喷入30—40mL所述混合水溶液,搅拌均匀,酶处理30—40分钟即可;(5)脱苦杀青将步骤(4)所得的何首乌叶用蒸青法进行脱苦杀青,水蒸汽温度100—110℃,蒸青时间15—20秒,蒸青结束后,将蒸青后所得的何首乌叶投入叶打机中,冷却至室温并去除叶表的水分以实现脱苦,通入90—95℃的热风进行粗揉,令粗揉后所得的何首乌叶水分蒸发率达到63%—67%、叶子变软、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臭气味消失、富有粘性并发出清香即可;(6)团揉将步骤(5)所得的何首乌叶晾置至温度达到60—65℃,将晾置至温度达到60—65℃所得的何首乌叶装入布袋中进行团揉,令团揉后所得的何首乌叶揉捻破碎率达75%—85%、失水率达1%—1.5%;(7)毛火烘焙将步骤(6)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100—110℃,待步骤(6)所得的何首乌叶开始变硬时,将开始变硬的何首乌叶取出摊开晾置1—2小时;(8)包揉将步骤(7)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一次或两次以上包揉,直至步骤(7)所得的何首乌叶卷曲成颗粒状、外观一致,第二次以后的每次包揉之前将上一次包揉后所得的何首乌叶再次经过毛火烘焙步骤;(9)足火烘焙将步骤(8)所得的何首乌叶进行文火慢烘,烘焙温度50—60℃,令文火慢烘后所得的何首乌叶含水率低于7%;(10)烘干将步骤(9)所得何首乌叶进行大火烘焙,烘焙温度110—120℃,烘至足干,令大火烘焙后所得的何首乌叶含水率低于5%、叶片体积缩小、外形固定,晾置至室温后即得所述增香半发酵型何首乌叶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东申农业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东申农业种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30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老芽益智健脑酒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有机硅泡沫控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