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单粒子闩锁效应的标准单元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6616.3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6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昌;巨艇;赖晓玲;王轩;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抗单粒子闩锁效应的标准单元设计方法,步骤如下(1)在标准单元版图中进行阱接触保护带设计,即在标准单元版图中与阱接触相连并伸出到晶体管有源区两侧的区域设为保护带,并且在阱接触保护带上多打接触孔;(2)减小阱接触保护带的间距,阱接触保护带的间距(dWC)最大不超过4um;(3)增大NMOS和PMOS有源区的间距,NMOS和PMOS有源区的间距(dAA)不小于0.69um;(4)减小阱接触保护带距MOS管源极的距离,根据SMIC013MMRF工艺的设计规则,采用的第1、2和3层金属的节宽均为0.4μm,采用的单元高度为4.0μm,相当于10个金属层的节宽。本发明实现了抗单粒子闩锁效应的加固设计,代价小、易实现、可靠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子 效应 标准 单元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抗单粒子闩锁效应的标准单元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0.13um CMOS工艺,实现步骤如下:(1)在标准单元版图中进行阱接触保护带设计,即在标准单元版图中与阱接触相连并伸出到晶体管有源区两侧的区域设为保护带,并且在阱接触保护带上多打接触孔,阱接触保护带上接触孔越多,其并联的电阻值就越小;(2)减小阱接触保护带的间距,阱接触保护带的间距(dWC)最大不超过4um;(3)增大NMOS和PMOS有源区的间距,NMOS和PMOS有源区的间距(dAA)不小于0.69um;(4)减小阱接触保护带距MOS管源极的距离,采用的第1、2和3层金属的节宽均为0.4μm,采用的单元高度为4.0μm,相当于10个金属层的节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266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薯淀粉除砂装置
- 下一篇:通过参考图像集的子集进行的视频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