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聚电解质微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1591.0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刘进;魏建民;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8/44;A61K47/32;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包裹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聚电解质微囊的制备方法,是基于层层自组装原理,采用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um styrene sulfonate),PSS]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oly(allyamine hydrochloride),PAH]作为聚电解质微囊组装材料,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Cu/Zn‑SOD包裹于微囊之中,该微囊可以有效阻隔胰蛋白酶等其他水解酶类与Cu/Zn‑SOD接触,但是又不影响溶液中离子在膜内外的进出,Cu/Zn‑SOD可以与体系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接触,进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保证Cu/Zn‑SOD生物活性的同时,有效防止了水解酶类对Cu/Zn‑SOD的水解作用,其生物活性保存效果优于天然Cu/Zn‑SOD,且无需改变酶分子表面结构、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可控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包裹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聚电解质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基于层层自组装原理,采用阴离子聚电解质PSS和阳离子聚电解质PAH作为聚电解质微囊组装材料,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包裹于微囊之中制备而成,所述制备方法中实验步骤包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碳酸钙纳米颗粒共聚物的制备、聚电解质包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碳酸钙纳米颗粒共聚物、碳酸钙模板的移除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恢复,所述阴离子聚电解质PSS为聚苯乙烯磺酸钠、阳离子聚电解质PAH为聚烯丙基胺盐酸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15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