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切刻内切酶的网状滚环扩增体系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2336.8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喜;朱小立;冯畅;佟蕙;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切刻内切酶的网状滚环扩增体系及其应用,该扩增体系在现有第二代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种特殊的核酸内切酶,即切刻内切酶Nb.BsrDI,从而发展出第三代滚环扩增技术,即网状滚环扩增技术(NRCA)。本发明的网状滚环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随靶标DN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线性滚环扩增和超分支滚环扩增,检测限达到0.1fM。该技术与第一代线性滚环扩增和第二代超分支滚环扩增相比,不仅保持了原有技术在操作性、使用成本、扩增所需时间等方面的优势,而且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信号放大,从而为超低丰度核酸样本的分析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切刻内切酶 网状 扩增 体系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切刻内切酶的网状滚环扩增体系,其特征在于 该网状滚环扩增体系中有组成及浓度为:环状DNA模板 100 nM;靶标DNA 1 μM;引物 1 μM;dNTP 400 μM;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 8 U;切刻内切酶Nb. BsrDI 10 U;1×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缓冲溶液 v/v;所述的环状DNA模板是包含了三部分序列的环状碱基序列,第一部分是与标靶DNA序列互补的序列;第二部分是包含有切刻内切酶Nb. BsrDI的识别位点的所述的引物的序列相同的碱基序列;第三部分是随机序列,用于将第一部分序列与第二部分序列进行连接; 所述引物能与线性滚环扩增的产物结合,在Bst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并置换下游引物的延伸产物;所述的1×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缓冲溶液中含有20 mM Tris‑HCl,10 mM KCl,10 mM (NH4)2SO4,2 mM MgSO4,0.1% Triton X‑100,其pH 8.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233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