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城市绿地形态格局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3479.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宴;谭瑛;史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城市绿地形态格局优化方法,首先确定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接着通过现场调研绘制绿地及周边情况矢量图纸,然后以格栅法确定绿地周边环境效应的观测点,并确定各观测点的坐标,在现场同时测量各观测点的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接着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并构建环境效应场模型;最后根据获得模型,调整绿地的形态格局,优化提升绿地周边环境效应。本发明充分考虑绿地带来的环境效应变化,能使城市绿地发挥更大的环境调节作用。本发明构筑了较为简捷直观的模型,数据较易获得,也较为准确,客观性较强,并能直接用于指导城市绿地形态格局的优化调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境效应 模型 城市 绿地 形态 格局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城市绿地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为温度和湿度;步骤2: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绿地边界、绿地内植被情况及绿地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矢量图纸;步骤3:以矢量图为基础,利用矢量编辑软件,采用格栅法确定绿地环境效应的观测点;步骤4:测量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步骤5:根据环境效应计算公式THI=T‑(0.55‑0.55RH)×(T‑14.5),结合步骤4中测量的具体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式中,THI为环境效应指数,RH为观测点的相对湿度,T为观测点的温度;步骤6:以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构建绿地环境效应场模型;步骤7:根据构建的绿地环境效应场模型,调整绿地边界形态及植被配置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347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粮食保质节能干燥机
- 下一篇:防治神经衰弱养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