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测量土壤湿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6776.5 | 申请日: | 2014-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尹嫱;洪文;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测量土壤湿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两个不同时刻t1和t2重复观测获取的观测区域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S1(x,y)和S2(x,y),计算得到观测区域内每一个像素点的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对于观测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点,计算其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的相位值φ12(x,y);在观测区域中,排除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的幅度A12(x,y)小于a的像素组成的区域,获取有效观测区域,以及对有效观测区域内的每一个元素,利用地表相干散射模型和前一个时刻的土壤湿度值Mv1计算后一个时刻下的土壤湿度值Mv2,从而得到有效观测区域内的土壤湿度分布。本发明能够简单、快速地获取观测区域的高分辨率土壤湿度测量值。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合成孔径雷达 技术 测量 土壤湿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测量土壤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利用两个不同时刻t1和t2重复观测获取的观测区域的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复图像S1(x,y)和S2(x,y),计算得到观测区域内每一个像素点的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步骤B:对于观测区域内的每一个像素点,计算其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的幅度A12(x,y)和相位值φ12(x,y);步骤C,在观测区域中,排除归一化干涉复相干系数γ12(x,y)的幅度A12(x,y)小于a的像素组成的区域,获取有效观测区域,以及步骤D:对有效观测区域内的每一个元素,利用地表相干散射模型,由前一个时刻的土壤湿度值Mv1计算后一个时刻下的土壤湿度值Mv2,从而得到有效观测区域内的土壤湿度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967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