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对APT攻击的安全架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03133.9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6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丛戎;何志平;刘璧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对APT攻击的安全架构设计方法,其实现过程为:建模分析漏洞与威胁的关系;对漏洞防御模型进行建模;对攻击对象的终端属性和网络属性直接监测,对攻击对象的业务属性和社会属性间接关联的方式,发现未知威胁的存在,分析攻击实施者的终端属性、网络属性、业务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而发现为威胁的内涵;通过高低位的协同监测发现威胁的攻击目的;基于异常发现,建立威胁防御模型。该一种应对APT攻击的安全架构设计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高、低位协同监测的技术,从APT攻击的源头、途径和终端三个层面监测和发现,及时发现APT攻击,有效避免APT攻击灾难的发生,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对 apt 攻击 安全 架构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对APT攻击的安全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实现过程为:一、建模分析漏洞与威胁的关系;二、对漏洞防御模型进行建模,该防御模型的建模包括以下三种:无更新,无弱连接时建模;有更新,无弱连接时建模;有更新,有弱连接时建模;三、对攻击对象的终端属性和网络属性直接监测,对攻击对象的业务属性和社会属性间接关联的方式,发现未知威胁的存在,分析攻击实施者的终端属性、网络属性、业务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而发现为威胁的内涵;四、通过高低位的协同监测发现威胁的攻击目的,这里的高位检测是指基于网络属性的监测技术,低位检测是指基于终端属性的监测技术;五、基于异常发现,建立威胁防御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31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