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1315.7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秀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稻草为原料,在栽培畦床分三层料撒施在畦中,然后每层用梅花形点播法将菌种播在二层稻草之间,然后进行培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摘。通过实施本发明,主要原料——稻草,其原料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应用成本十分低廉。针对一般情况下大球盖菇菌丝在纯培养条件下,尽管培养料中菌丝繁殖很旺盛,也难以形成子实体,或者需经过相当长时间后,才会出现少量子实体。通过实施本发明,菇床覆土一方面可促进菌丝的扭结,另一方面对保温保湿也起积极作用。同时,覆盖合适的泥土可促进子实体较快形成,产量继而高产稳产。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大球盖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球盖菇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采集:采集干透、无霉变、色泽正常的稻草为原料;(2)原料处理:将稻草浸没于2%的石灰水中浸泡48~50个小时,接着捞起并用水冲洗1~2次,然后沥干水分,使稻草含水量保持在55~60%;(3)构建栽培畦床:在栽培场地里布局开挖宽80~90厘米、深30厘米、长与地块相符的栽培畦床;(4)下料接种:按15~20kg/m2的用量,将经预处理的培养料分三层放在畦中,每层厚8~10cm,用种量600~700g/m2,将菌种掰成蚕豆大小,用梅花形点播法播在二层稻草之间,穴距10~12cm,分三层播完,菌种埋入培养料中,最后将菌种均匀撒于草堆表面,表面用提前预湿好的稻壳覆盖,厚度3~5公分,接着覆盖一层草苫进行保温保湿,栽培畦床床上加盖遮阳网降温,使栽培畦床达到“三阴七阳”的程度;(5)培菌管理:接种后3~7天掀开覆盖物,观察培养料湿度,要求含水量达60~65%,如表面培养料发白为偏干,可用喷雾器喷水,喷水尽可能不要滴到底层;发菌期培养料温度要求保持在20~30℃,温度过低,要加盖塑料薄膜保温,温度过高,应掀去覆盖物,以便散热并喷水降温;(6)覆土:经过培菌管理,菌丝接近长满培养料,这时取开覆盖物并在料面进行覆土,把预先准备好的土壤铺洒在栽培畦床上,厚度2~4厘米,覆土后必须调整覆土层湿度,要求土壤的持水率达36~37%,覆土后较干的栽培畦床可喷水,要求雾滴细些,使水湿润覆土层而不进入料内;(7)出菇管理:覆土后主要的工作是调节好覆土层的湿度,覆土后2~3天就能见到菌丝爬上覆土层;期间,保湿和通气是出菇管理工作的关键,每天定时定量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而且要保持菌床内部的含水量也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菌丝衰退;(8)采摘:当菇体长成半球形,尚未开伞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抓住菇柄轻轻转动,拔下后不可带出培养料;(9)后期管理:采收后,菌床上留下的洞口应及时补土并消除残菇,出菇后关键是浇水管理,浇水时以土层湿润为宜,不可浇大水,特别是不要浇透水,接着按照上述方法管理至子实体采收过程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秀英,未经黄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13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