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支承的淬火型内齿圈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4935.4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超;李海波;陈书龙;丁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的淬火型内齿圈加工工艺。该工艺过程包括:毛坯轧锻、粗车、半精车、滚道淬火、精车I、制齿、轮齿淬火、精车II、精车III、磨滚道、钻安装孔,其特征在于:精车III阶段:将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用处在滚道下方的外圆加以校正,精车端面和用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将尺寸H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的尺寸D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采用这样的工艺后,轮齿淬火后增加精车III工序内容,确保工件底面(基准面)与端面(非基准面)的平行度要求,为后面的工序提供可靠的加工基准保障,这样便能提高回转支承的精确性,确保回转支承产品的安装和使用,进而延长回转支承产品及连接螺栓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支承 淬火 型内齿圈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回转支承的淬火型内齿圈加工工艺,其过程包括:毛坯轧锻、粗车、半精车、滚道淬火、精车I、制齿、齿轮淬火、精车II、精车III、磨滚道、钻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毛坯轧锻阶段:对毛坯进行轧制或锻造,然后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粗车阶段:利用车床对毛坯车加工,粗车内孔、外圆及上下两端面;半精车阶段:以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并以其为基准面,校正工件内孔,车外圆及圆弧滚道、油槽;滚道淬火阶段:对滚道表面进行中频淬火,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处理;精车I阶段:将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并以其为基准面,用处在滚道下方的外圆加以校正,精车内孔、齿台至图纸规定尺寸, 齿台深为t;精车端面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柱面;调整端面,将工件端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并以其为基准面,利用处在滚道下方的外圆校正,精车齿台,精车底面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齿台深T;制齿阶段: 将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 并以其为基准面,搭上压板,用百分表校正内孔, 插齿, 加工出轮齿,使轮齿的公法线尺寸D2加工至图纸要求;轮齿淬火阶段: 对轮齿的齿面进行中频淬火,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处理;精车II阶段:将工件端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用轮齿的齿顶圆加以校正,精车底面、密封槽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将尺寸h1、L、L1、L2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的尺寸D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精车III阶段:将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 用处在滚道下方的外圆加以校正,精车端面和用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将尺寸H和处在滚道上方的外圆的尺寸D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磨滚道阶段:将工件底面置于工作台等高垫上,用百分表校正齿顶圆, 修正砂轮,以中心高尺寸h1粗磨滚道, 其滚道尺寸D1的允许误差范围为:0~+0.2mm;精修砂轮,精磨滚道至图纸要求尺寸D1;钻安装孔阶段:将工件端面置于工作台板上,钻安装孔至图纸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顺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49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