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氢化铝表面包覆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7806.0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蓉;刘潇;单斌;段晨龙;王永庆;文艳伟;曾大文;唐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氢化铝表面包覆改性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三氢化铝粉末表面沉积纳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物质将其包覆,以提高三氢化铝粉末热稳定性,包括,S1:将三氢化铝粉体放入腔体内并抽真空;S2:加热腔体到设定温度且温度均匀稳定后,通入流化气,使三氢化铝预分散;S3:原子层沉积反应,当腔体内的温度达到50~130℃时,开始原子层沉积反应;S4:重复多次原子层沉积反应,使粉体表面沉积厚度不断增长,通过控制沉积反应循环的次数从而控制在三氢化铝粉体表面沉积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厚度,实现三氢化铝粉体包面包覆厚度为1~1000nm包覆层,以实现粉体的稳定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化 表面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氢化铝表面包覆改性方法,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三氢化铝粉末表面沉积纳米或亚微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物质将其包覆,以提高三氢化铝粉末热稳定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氢化铝粉体放入腔体内,具体为,将三氢化铝粉体平铺在粉体夹持器的滤网上,然后将粉体夹持器放入原子层沉积反应器的腔体内,盖好腔体,保证腔体洁净,并抽真空;S2:加热腔体,具体为,加热腔体使腔体内用于对粉体进行预分散的流化区域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且均匀稳定,在加热过程中不断通入流化气,使三氢化铝预分散;S3:原子层沉积反应,具体为,当腔体内的温度达到50~130℃时,开始原子层沉积反应,一次原子层沉积反应包含以下子步骤:(a)向腔体通入第一种前驱体,使其与三氢化铝粉体表面的化学基团发生反应;(b)通入载气清洗管路,清除腔体中剩余的第一前驱体和反应副产物;(c)向腔体通入第二种前驱体,使其与吸附在三氢化铝粉体表面的第一种前驱体的外露基团发生反应;(d)通入载气清洗管路,清除腔体中剩余的第二种前驱体和反应副产物;完成一次原子层沉积反应,实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物质在粉体表面的一次沉积,沉积厚度增长一次;S4:重复多次原子层沉积反应,具体为,重复步骤S3,所述原子层沉积反应循环进行,粉体表面沉积厚度不断增长,实现对三氢化铝表面的包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78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