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标准化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2752.7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棠丽;孙守旗;苏加胜;苏家会;顾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稻田标准化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养鳅稻田的选择与设施建造、鳅苗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密度、培育与管理、投饵与日常管理、防止敌害、泥鳅的捕捞、运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收益。 | ||
搜索关键词: | 稻田 标准化 养殖 大鳞副 泥鳅 方法 | ||
【主权项】:
稻田标准化养殖大鳞副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养鳅稻田的选择与设施建造稻田选择:选择土质柔软、腐殖质丰富、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pH值呈中性或弱酸性的粘性土田块,无冷浸水上冒,降雨时不会溢水的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面积:长200m×宽50(m),15亩(10000m2);稻田埂高:埂的高度超出田面50‑80cm;周边环沟:沟宽5m,深50‑80cm;纵沟、网沟宽1m,深30‑50cm;集鳅池:规格为30*10(m)=300m2,分置在稻田东侧与环沟相连;沟底:向排水口倾斜,自西向东,高差为20‑30cm;进水:进水管道用直径30‑40cm的PVC管,在田埂一侧表面已下5‑10cm预埋,入池管口出水处,用密网布制作成配套滤水兜筐;排水:排水口设在进水口斜对面环沟底部,靠埂建造闸阀,附设防逃拦截网;埂壁:用聚乙烯密网网布护坡,网布下端与埂边缘紧密相连,网底部嵌入到硬泥层,上纲高出田埂30‑50cm,埂坡度l:2.5;埂面:稻田之间埂面宽度2m;防敌害:田埂四周埂面预埋紧固装置,设置天网。b、鳅苗放养前的准备集鱼池消毒:毛仔放入前,首先排干池水,清除稻田的蛙、蟾蜍、蛇、鱼类、螺、蚌,同时清除集鱼池的杂草、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或消毒剂消毒。适时施肥培育生物饵料施肥的时间是在大鳞副泥鳅鳅苗下池前5‑6天进行,施入腐熟的有机粪肥,用量为40kg/100m2,施肥后注水30‑50cm。c、放养密度投放鳅苗总量要求:稻田投放毛仔培育至3‑5cm后,放养密度按1‑1.5万尾100m2(6.5‑10万尾/亩)计算总投放量。毛仔培育塘投放密度:在稻田开挖的集鱼池中培育,毛仔的投放密度按1000‑1500尾/m2(60万‑100万尾/亩)。泥鳅夏花放养密度:放养规格达到5cm以上的,放养密度按3000‑5000尾/100m2(20000‑30000尾/亩)。d、培育与管理毛仔刚下塘,以肥水与投喂相结合,沿边投喂用50目标准筛过滤的轮虫、水蚤浮游动物,每周泼撒两次发酵粪肥60‑100g/m2或泼撒溶化的化肥l‑2g/m2,经18‑22d培育苗体长可达1cm,然后投喂打碎动物内脏、血粉、鱼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豆粉、玉米粉、豆饼屑精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开始日投喂占鳅苗体重2‑5%,15d后,日投量可增加到10%。养殖期管理:第一个月应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各一半的混合饲料,一日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鳅苗总体重的3‑4%,一个月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每次追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5kg/100m2,同时投喂蚕蛹,米糠,豆饼,菜饼、动物下脚料粉状饲料。日常管理:每周一次检查防逃设施,发现有漏洞和崩塌,立即堵塞和补修,水稻拔节期要加深水位5cm‑10cm,稻田在大雨涨水时,及时防水。施肥培水:放养时间以水稻栽插初次耘田后,先将田水放干,让太阳晒3‑4d,再按每100m2撒米糠20kg,次日在坑、沟内施入腐熟的有机粪肥40kg/100m2,再在日光下晒4‑5天,然后蓄水,培肥水质。e、投饵与日常管理第一个月应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各一半的混合饲料,一日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鳅种总体重的3‑4%。一个月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每次追施经发酵的有机肥15kg/100m2,同时投喂蚕蛹,米糠,豆饼,菜饼、动物下脚料饲料。从插秧到分蘖,水位为10‑15cm,水稻拔节期水位15‑20cm。f、防止敌害设置防护围栏和天网,防止农药和公害物的流入。g、泥鳅的捕捞冲水法: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将预先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诱捕法: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用其香味引来捕捞。干塘法:冬季,水温降至15℃‑12℃时,先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暂养:成鳅起捕后,放在鱼篓、网箱、水缸或水泥池中用清水(不投饵)暂养。h、运输采用竹箩运输,每只竹箩装25kg,装运时在竹箩底部铺上塑料薄膜,加水2‑2.5kg,然后放入活鳅:运输途中每隔1.5小时加1次水,近程把商品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中程运输用木桶或运鱼大篓装运,1kg水装运1‑1.5kg;远程运输把鲜活的商品鳅置于45℃‑55℃的冷藏车控温保温运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527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