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隔离原理治理红树林团水虱危害的物理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0952.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7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波;钟才荣;杨小波;李东海;龙文兴;张玉霞;邓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隔离原理治理红树林团水虱危害的物理防治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选择合适的受到团水虱侵害的红树林植株。清理植株根部,使其根部受损部位尽可能的暴露。使用塑料薄膜包裹植株至受害部位上缘为止。使用绑绳或胶带将上部封死,下部使用淤泥覆盖密封。利用塑料薄膜包裹受害程度中度或轻度的植株的损害部位,减少或隔离损害部位蛀穴内的团水虱与外界水体的接触,减少包裹部位内团水虱的食物和氧气的供给,从而将其困死在蛀穴内,降低其对树体的损害且降低红树林虫害区域的团水虱数量,达到保护和防治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隔离 原理 治理 红树林 团水虱 危害 物理 防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运用隔离原理治理红树林团水虱危害的物理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选择合适的受到团水虱侵害的红树林植株;步骤二、于落潮时进行植株根部隔离处理;步骤三、使用薄膜将植株根部由下向上成多层缠绕包裹,直至植株受害部位上部;步骤四、包裹好后将上部密封,使用原来清理的淤泥推回原位,将下部的薄膜严密覆盖密封起来,减少包裹区域的海水和空气的进入量;步骤五、每月检查包裹的薄膜是否有破损,即时修复,并每月检查薄膜内团水虱量,最迟七个月可以拆除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909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鲍菇培养料
- 下一篇:一种微耕机螺杆传动箱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