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5678.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6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向勇;叶涛;胡琮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C03C17/2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张杨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为:1)配置电解质溶液;2)切割2块透明导电衬底和与其宽度一致,长度比其短3~7mm,厚度0.3~0.7mm的聚四氟乙烯板,并在聚四氟乙烯板中间挖一个方形通孔,通孔边缘到对应聚四氟乙烯板边缘的距离为3~7mm,经冲洗、烘干后备用;3)将贱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液,旋涂于一衬底导电层上,然后烧结;4)将聚四氟乙烯板黏合在未旋涂的衬底导电层上,向其通孔中倒入电解质溶液,再将旋涂的衬底导电层面向通孔黏合,其中两块衬底长边方向错开3~7mm并完全覆盖聚四氟乙烯板,最后用环氧树脂封装。本方法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可实现透明、镜面、黑色三色态可逆转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态电致 变色 器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称取0.1~2.5mmol的AgNO3、0.5~12.5mmol的溴化季铵盐、0.1~0.5mmol铜盐,将其溶解在10~50mL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并进行磁力搅拌直至溶质全部溶解;步骤二:选择2.0cm×1.5cm~25.5×25cm的透明导电衬底2个,依次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浸泡所述2个透明导电衬底,并在超声清洗机中清洗3~7次,洗涤干净之后在60~100℃的条件下烘干,备用;步骤三:切割宽度和透明导电衬底的宽度一致,长度比透明导电衬底的长度短3~7mm,厚度为0.3~0.7mm的聚四氟乙烯板,在切割下来的聚四氟乙烯板中间挖一个方形的通孔,通孔与对应的聚四氟乙烯板边缘之间宽度为3~7mm,分别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冲洗该聚四氟乙烯板3~5次,洗净后于50~70℃下烘干;步骤四:配制浓度为0.01~0.1g/mL、颗粒大小为5~500nm的TiO2纳米颗粒分散液,将其于转速200~2000转/分钟,时间3~20s旋涂于步骤二中的任意一块透明导电衬底导电层上,其中旋涂前被旋涂的透明衬底导电层的短边上需覆盖一层宽度为3~5mm、长度与短边相同的无痕胶带,旋涂结束后需撕下无痕胶带,然后在200~700℃于管式退火炉中烧结20~60分钟;步骤五:将步骤三制备的聚四氟乙烯板黏合在所述步骤二制备的未旋涂有TiO2纳米颗粒分散液的透明导电衬底的导电层上,向其通孔中倒入所述步骤一产物,再将所述步骤四制备透明衬底的导电层面向通孔黏合,其中两块衬底长边方向错开3~7mm聚四氟乙烯板被透明导电衬底完全覆盖,最后再用环氧树脂进行封装;所述步骤四中TiO2纳米颗粒分散液的旋涂方式为:先低转速200~600转/分钟下旋转3~8s,再高转速1000~2000转/分钟下旋转10~2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0567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连续渐变折射率电光晶体偏转器
- 下一篇:取向膜摩擦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