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908.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5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李建修;魏琴;马洪敏;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的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和生物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利用新型微纳米材料NH4CoPO4作为基底,使得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的发光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利用棒状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作为生物模拟酶催化发光体系,从而制备了一种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制备简单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无标记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电化学 发光 肿瘤 标志 免疫 传感器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金 @ 银核壳纳米棒 – 鲁米诺 – 壳聚糖复合材料(Au@AgNRs‑Lum‑Chi)的制备将20mL金纳米棒溶胶(AuNRs)和20mL 0.05~0.2 mol/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液混合,在30~45℃下搅拌,并顺序加入3~6 mL 0.1 mol/L的 L‑抗坏血酸(AA)溶液、0.5~1 mL 0.05 mol/L的硝酸银(AgNO3)溶液和 3~6 mL 0.1 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停止搅拌,静置1~3h,离心分离,将产品重新分散到20mL 水中,得到金 @ 银核壳纳米棒溶胶(Au@AgNRs);将3~5 mL的Au@AgNRs和 3~5 mL 1×10‑3 mol/L的鲁米诺(Lum)溶液混合,搅拌1~3h,离心分离,将产品重新分散到5mL质量分数为0.3 ~ 0.7 %的壳聚糖(CHi)溶液中,得到Au@AgNRs‑Lum‑Chi溶液;所述的AuNRs是20~40nm长的棒状金纳米粒子的水溶液;所述的Chi溶液是将Chi纯品加入到体积分数为1% 的醋酸中制备而成;(2)磷酸钴铵片状材料(NH4CoPO4)的制备在40mL水中加入2.0~4.0 g铵盐和0.15~0.25 g磷酸盐,完全溶解后,加入0.15~0.25 g氯化钴,在30~45℃下搅拌10~14h,离心分离,将产品置于50℃下干燥,即得到NH4CoPO4;所述的铵盐选自下列之一:氯化铵、溴化铵、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所述的磷酸盐选自下列之一: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3)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1)对工作电极进行预处理:将直径4 mm的玻碳电极依次用1.0、3.0和0.05 µm的三氧化二铝抛光粉抛光处理,依次用乙醇和超纯水进行超声清洗;2)在1)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10 µL 1~5 mg/mL的NH4CoPO4水溶液,室温下自然晾干; 3)在2)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10 µL的Au@AgNRs‑Lum‑Chi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超纯水清洗,晾干成膜,4 ℃保存;4)在3)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5~8 µL 10 µg/mL的肿瘤标志物抗体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5)在4)中得到的电极表面滴加4~6 µL 100 µg/mL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4 ℃ 冰箱中保存晾干,超纯水清洗,晾干成膜,4 ℃保存,制得无标记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290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