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多传感器节点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935.X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2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喜;王康;祁田田;姚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张恒阳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数据显示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多传感器节点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本发明以圆盘模型代表传感器节点在三维空间中显示,将圆盘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加以颜色信息来对数据进行布局和比例显示,能够直观展示电量、温度、深度、压力、盐度、延时等传感器自身数据和水下环境参数,并能通过鼠标点击显示数据历史曲线。将需要监测的数据信息直观附着在三维物体模型上,在显示三维物体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监测数据的变化。本发明克服了大量的水下多传感器节点网络监测数据显示和呈现给用户的过程中,传统显示方案中实时监测数据过于凌乱,监测者从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十分费力,对传感器的位置不能直观感知,也把握不好传感器网络各节点状况的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传感器 节点 数据 可视化 呈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多传感器节点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传感器节点网络(101)、含有数据处理模块(102)的节点管理服务器及用以显示数据转化模型的显示模块(103);所述传感器节点网络(101)包括多个传感器簇区(106),每一传感器簇区(106)内包括多个传感器节点(104),每一个传感器节点(104)将其采集的数据传递给相应传感器簇区(106)的簇首节点(105),进而经过汇聚节点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102),该数据处理模块(102)对接收到数据进行分类整合、解算各传感器节点(104)的坐标并存储,同时由节点管理服务器生成三维水底场景(201)、用以显示各传感器节点(104)数据的圆盘模型(202),然后传输给显示模块(103),由该显示模块(103)显示各簇首节点(105)、三维水底场景(201),并以边界线的形式显示各簇首节点(105)所在簇区(106)范围;通过鼠标操作模块(107)实现从簇首节点(105)、各簇首节点(105)所在簇区(106)范围的二维显示到包含传感器节点(104)、簇首节点(105)的三维水底场景(201)三维显示的切换;所述的圆盘模型(202)至少包括:分割圆盘模型(202)的6 组扇形(306)和位于圆盘模型(202)中心区域的节点标号(307);每组扇形(306)包括:位于扇形(306)内且与扇形(306)的弧相邻的数据名称(301)、位于扇形(306)内且在扇形(306)的一条半径上的刻度盘(305)、位于扇形(306)内且其两个端点分别与该扇形(306)内的刻度盘(305)上代表数据值(302)的刻度以及扇形(306)的另一条半径相接的数值指示线(304)、数值指示线(304)和扇形(306)的两条半径以及圆盘中心区域的边界所围的数据着色区(303)、位于扇形(306)内且处于数据着色区(303)外并与数值指示线(304)相邻的数据值(302);数据值(302)可跟随数值指示线(304)移动;刻度盘(305)两端头刻度分别代表最大和最小警报值,并以红线标识;当数据值(302)在最小警报值与最大警报值之间时,数据着色区(303)以绿色标识,否则以红色标识,其中数据着色区(303)的数值指示线(304)根据数据值(302)和最大最小警报值比例对应在刻度盘(305)中;当鼠标操作模块(107)点击任一扇形(306)时,该扇形(306)所在的圆盘模型(202)旋转并使该扇形(306)显示到圆盘模型(202)里的正上方,同时圆盘模型(202)中心区域显示与该扇形(306)所对应的节点标号(307),并在该扇形(306)上方显示数据值(302)的数据历史曲线(4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293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微生物清洁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旋转机构及具有该旋转机构的灯具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