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啮合相位差的正常单级周转轮系唯象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5909.7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雷亚国;刘宗尧;林京;卢帆勃;罗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F16H5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考虑啮合相位差的正常单级周转轮系唯象建模方法,先计算周转轮系内部多个行星轮与中心轮即太阳轮啮合、多个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同一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之间的相位差,分析多个啮合过程不同传递路径对信号的影响,建立行星轮系正常状态时的振动信号仿真模型,给出振动响应表达式,该模型突破仅仅考虑齿轮系统内部某一对啮合振动影响的局限,能够综合考虑周转轮系内部多对啮合之间的相位关系,以及行星轮公转引起的时变传递路径。根据该唯象模型,得到了正常单级周转轮系的振动响应信号,经过实验验证,可以为单级周转轮系的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啮合 相位差 正常 周转 轮系唯象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考虑啮合相位差的正常单级周转轮系唯象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计算周转轮系内部多个行星轮与中心轮即太阳轮啮合、多个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同一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之间的相位差;2)在步骤1)的基础上,分析多个啮合过程不同传递路径对信号的影响;步骤2)的分析过程为:2.1)分析振动的所有传递路径,除此之外,振动还会通过油液、箱体传递给传感器,但其他路径的振动明显衰减,在振动信号中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不考虑,2.2)忽略时不变传递路径,只考虑时变的传递路径的影响,2.3)给出传递路径的函数表达式;3)将步骤1)、2)的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建立周转轮系正常状态时的振动信号仿真模型,给出振动响应表达式;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先对每个振动逐个分析,再将它们叠加,便得到正常情况下周转轮系的振动信号仿真模型,式中N为行星轮个数;和分别代表第i个行星轮与内齿圈、第i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引起的振动,f代表啮合频率,代表第i个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的初相位,代表第i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的初相位;Ar(t)、As(t)代表行星轮分别与内齿圈和太阳轮啮合振动的传递路径函数,T为行星轮公转周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659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