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萃取探针电喷雾离子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1066.1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云;邓洁薇;栾天罡;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J49/16 | 分类号: | H01J49/16;G01N27/62;C07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谢敏楠,王虎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微萃取探针电喷雾离子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可直接用于复杂基体固相微萃取和直接电喷雾质谱分析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含有硅烷基的吸附材料与表面富含羟基的尖状木纤维基质进行硅烷化反应,获得微萃取探针。该探针可直接对多种复杂基体中的痕量目标化合物进行高富集系数的萃取,萃取后的探针可在常压敞开的环境中,直接电喷雾离子化目标化合物,并进行质谱分析。该微萃取电喷雾探针实现了固相微萃取与常压敞开质谱的联用分析,可作用一种新型的电喷雾离子源,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理想的重现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探针 喷雾 离子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微萃取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针包括基质和涂层材料,所述的基质为表面富含羟基的固体材料,所述的涂层材料为含有硅烷基的化合物,涂层材料通过化学反应与基质表面的羟基氧连接;所述涂层材料的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1为C0—C18的烷基;R2为C1—C18的亚烷基;R1与R2的总C个数为8~21;R3、R4、R5为甲氧基或乙氧基;化合物通过R3、R4和R5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与基质表面羟基通过硅烷化反应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10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释放工艺
- 下一篇:绘制装置和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