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位置动力学的角度弯曲模型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226.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峰;吴晓婷;王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置动力学的角度弯曲模型的仿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需要仿真的可变形体的网格模型文件,将网格模型文件的数据导入到可变形体仿真系统中;2、定义可变形体的网格模型文件的变量;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质点的运动定理,计算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在受外力fext作用了时间步长Δt之后的节点预测位置pi;4、在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的节点之间构建角度弯曲模型;5、输出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在节点准确位置xi处的图像,同时把节点准确位置xi作为下一个时间步长的节点初始位置;6、重复步骤3~5,依次输出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的每一帧图像,直到得到可变形体弯曲变形的仿真动画为止。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计算过程的复杂度,减少了计算代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位置 动力学 角度 弯曲 模型 仿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位置动力学的角度弯曲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图形设计软件制作需要仿真的可变形体的网格模型文件,通过软件接口将所述网格模型文件的数据导入到可变形体仿真系统中;(2)、定义步骤(1)所述可变形体的网格模型文件的三个变量,即仿真过程中第i个节点的位置xi、速度νi、质量mi,其中i∈[1,n],n为所述网格模型的节点总数,第i个节点的初始位置为所述网格模型导入时初始坐标,初始速度mi的值为1/n;(3)、设所述仿真系统每一帧图像的时间步长为Δt,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在仿真过程中受到的外力为fex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质点的运动定理,计算所述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在受外力fext作用了时间步长Δt之后的节点预测位置pi,pi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ωi=1/mi,mi为第i个节点的质量,νi为第i个节点的速度,分别为第i个节点在该时间步长Δt起始时刻的初始准确位置和初始速度;(4)、在所述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的节点之间构建角度弯曲模型,包括以下步骤:(4a)、根据节点的网格剖分关系建立相邻节点集,定义Mi为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第i个节点vi的相邻节点集;(4b)、为所述相邻节点集Mi中的每个节点vk找到该相邻节点集中另一个节点vbest,构成节点串[vbest,vk,vi],使得边vivk和边vivbest夹角为最大角,其中k∈[1,m],m为所述相邻节点集Mi中的节点总数;(4c)、在步骤(4b)所述节点串[vbest,vk,vi]组成的三角形Δvkvivbest上构建角度弯曲模型:其中p1,p2,p3分别为vbest,vk,vi的节点预测位置,n1为边vivk的单位向量,n2为边vivbest的单位向量,为所述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导入仿真系统时边vivk和边vivbest的初始夹角;(4d)由步骤(4c)所述角度弯曲模型求出节点预测位置和节点准确位置之间的误差修正量Δpi,将该误差修正量Δpi与节点预测位置pi相加,得到节点准确位置xi,其中Δpi的计算公式为:其中:q3=‑q1‑q2,d=n1·n2;p1,p2,p3分别对应虚拟三角形中三个顶点的节点预测位置,n1和n2为构成最大角的两条边的单位向量;(5)输出所述可变形体网格模型在节点准确位置xi处的图像,同时把节点准确位置xi作为下一个时间步长的节点起始位置,返回步骤(3),得到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的下一帧图像;(6)重复步骤(3)~(5),依次输出可变形体网格模型的每一帧图像,直到得到所述可变形体弯曲变形的仿真动画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422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端子结构的ZIF连接器
- 下一篇:汽车后挡风玻璃连接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