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锻摩擦因子的镦挤变形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22698.6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洋;崔振山;肖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热塑性成形技术领域的热锻摩擦因子的镦挤变形测试方法,首先将由上、下模部分组成的模具固定于压机上,然后对工件进行加热;并对工件和/或模具表面进行润滑;再读取工件温度并将其置于下模部分、定位;开动压力机,使上模部分压下以实现对工件的镦挤过程,然后取出带有凸起的圆盘状的工件并淬火;测量工件镦挤后的圆盘处厚度和中心凸起的高度,计算压下率和凸起高度比率并与摩擦标定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摩擦系数或摩擦因子;重复以上过程至少三次,取三次试验摩擦因子平均值作为摩擦系数或摩擦因子的测试结果。本发明变形过程更接近实际的热成形过程,在保持测试精度的前提下,考虑到金属流动路径包括水平流动和流入模孔的流动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因子 变形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热锻摩擦因子的镦挤变形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由上、下模部分组成的模具固定于压机上,设定压机压下量与压下速度;步骤2)对工件进行加热;步骤3)对工件和/或模具表面进行润滑处理;步骤4)取出工件,并记录出炉温度,将其置于下模部分上表面、定位;步骤5)开动压力机,使上模部分压下以实现对工件的镦挤过程,然后取出圆盘状的工件并淬火;步骤6)测量工件镦挤后的圆盘处厚度和中心凸起的高度,计算压下率和凸起高度比率并与摩擦标定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摩擦因子;步骤7)重复以上步骤三次,取三次试验得到的摩擦因子,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摩擦因子的测试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2269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