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封装结构及其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7542.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林煜斌;张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芯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498;H01L21/4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封装结构及其工艺方法,所述结构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控制芯片(2)、铜柱(3)和场效应管(4),所述场效应管(4)表面设置有铜凸块(5),所述控制芯片(2)、铜柱(3)、场效应管(4)和铜凸块(5)外围区域包封有一次塑封料(7),所述一次塑封料(7)表面设置有线路层(6),所述线路层(6)连接于铜柱(3)和铜凸块(5)顶部之间,所述线路层(6)外围区域设置有二次塑封料(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在场效应管上形成铜凸块,在引脚上电镀出铜柱,包封后通过研磨减薄将铜凸块和铜柱进行重布线电性连接,解决常规工艺焊线无法有效降低电阻率的问题,同时电镀线路层可以增强导热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装 结构 及其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3D封装结构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一基板;步骤二、在基板表面引脚位置电镀铜柱,为之后的电性连接做准备;步骤三、在基板表面装上控制芯片和场效应管,其中场效应管表面制作有铜凸块;步骤四、将控制芯片与场效应管栅极之间以及控制芯片与基板之间进行焊线连接;步骤五、对基板正面进行塑封料塑封作业;步骤六、对塑封料上表面进行研磨,露出铜凸块和铜柱;步骤七、在塑封料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步骤八、在经过金属化处理的塑封料表面电镀线路层连接铜凸块和铜柱;步骤九、通过微蚀方式除去多余的金属化层;步骤十、对塑封料表面的电镀线路层进行二次塑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芯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芯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475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动态监控电力设备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方便对准的接线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