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粉体颗粒冷却减压连续排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6636.7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国;周驰;段钰锋;陈晓平;赵长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66;B65G53/46;B65D88/7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粉体颗粒冷却减压连续排放装置及方法,包括冷却输料室、高压储罐、变压储罐和常压储罐,其中冷却输料室包括定向输送室和减温排料室,定向输送室内设有定向风帽控制粉体颗粒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率,减温排料室被分隔成小容积的冷却室,根据粉体颗粒的排放量选择冷却室;高压储罐一侧布置有旋风分离器将流化风排出;变压储罐与高压储罐之间设有压力平衡管,使得粉体颗粒依靠自身重力下降。本发明实现了对粉体颗粒排放量的大范围连续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高温 高压 颗粒 冷却 减压 连续 排放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粉体颗粒冷却减压连续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冷却输料室、高压储罐(4)、变压储罐(11)和常压储罐(24);所述的冷却输料室包括定向输送室(2)和减温排料室(14),其中定向输送室(2)的进口与水冷输灰管(1)的出口相连,定向输送室(2)的底端设有定向风帽(3),松动风通过定向风帽流入定向输送室(2),与定向输送室(2)相连的一侧是减温排料室(14);减温排料室(14)的底端设有布风板(16),流化风通过布风板(16)吹入减温排料室(14),减温排料室(14)内置水冷盘管(15);所述的高压储罐(4)进口与减温排料室(14)出口相连,高压储罐(4)底部的锥形部分与下料管相连,下料管由第一锁料阀(6)和第一锁气阀(7)控制;高压储罐(4)的一侧布置有旋风分离器(19),旋风分离器(19)的排风管路(17)由排风阀(18)控制,旋风分离器(19)的输料管由第二锁料阀(20)和第二锁气阀(21)控制;所述的变压储罐(11)进口与高压储罐(4)下料管的出口相连,变压储罐(11)设有充气管路(8)和放气管路(22),其中充气管路(8)由进气阀(9)、第一平衡阀(10)和第二平衡阀(5)控制,放气管路由排气阀(23)控制;变压储罐(11)底部的锥形部分与输料管相连,输料管由第三锁料阀(12)和第三锁气阀(13)控制;所述的常压储罐(24)进口与变压储罐(11)输料管的出口相连,常压储罐(24)的一侧与旋风分离器(19)输料管的出口相连;减温排料室(14)内分隔成容积较小的排料室,在减温排料室(14)总排料量范围内,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小排料室,按照排放量要求,给对应小排料室下方的布风板(16)通流化风,使粉体颗粒经过冷却盘管(15)减温后输入到高压储罐(4),实现对排放颗粒量的大范围连续性控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高温高压粉体颗粒从水冷输灰管(1)投入到定向输送室(2)中,以N2作为松动风气源,通入到定向风帽(3),将高温高压粉体颗粒吹入减温排料室(14),减温排料室(14)被分隔成容积较小的排料室,根据粉体颗粒排放量的要求,给对应容积排料室下方的布风板(16)通入流化风,使粉体颗粒经过冷却盘管(15)减温后流入高压储罐(4),打开排风阀(18),使流化风通过排风管路(17)排出;步骤2:关闭排风阀(18),打开充气管路(8)的进气阀(9)和第一平衡阀(10),将N2充入变压储罐(11),待变压储罐(11)内的压力与高压储罐(4)内的压力相接近时,关闭进气阀(9),打开第二平衡阀(5),使变压储罐(11)与高压储罐(4)两者的压力相等,依次打开第一锁气阀(7)和第一锁料阀(6),粉体颗粒依靠自身重力落入变压储罐(11)内,待粉体颗粒落到变压储罐(11)后,打开放气管路(22)的排气阀(23),完成减压操作;步骤3:依次打开第三锁气阀(13)和第三锁料阀(12),变压储罐(11)中的粉体颗粒落入常压储罐(24)中被收集;依次打开第二锁气阀(21)和第二锁料阀(20),旋风分离器(19)中的粉体颗粒落入常压储罐(24)中被收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566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轴承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轴承嵌入式发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