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表面碳氮共渗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0391.X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3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延杰;陈荐;文雯;陈建林;何建军;邱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9/08 | 分类号: | C25D9/08;C23C8/5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碳氮共渗处理的方法,包括在金属表面焊接电极引线,然后配制LiCl‑KCl‑KNO2混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干燥,再将干燥后的LiCl‑KCl‑KNO2混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先加热升温至450℃~650℃并一直保持该温度,使混盐熔融,形成LiCl‑KCl‑KNO2熔盐,然后将带有电极引线的金属作为阴极,碳棒作为阳极,置于LiCl‑KCl‑KNO2熔盐中,对金属表面进行电化学碳氮化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碳氮渗层。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处理时间短、温度低、渗层成分及厚度可控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表面 碳氮共渗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表面碳氮共渗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Fe‑Cr丝焊接到金属表面作为电极引线,用丙酮、乙醇进行清洗后,干燥待用;(2)配制LiCl‑KCl‑KNO2混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LiCl‑KCl‑KNO2混盐于150℃~300℃下进行干燥;所述LiCl‑KCl‑KNO2混盐中,按摩尔分数计,LiCl为29%~59.5%,KCl为40%~70%,KNO2为0.5~1%;(3)将干燥后的LiCl‑KCl‑KNO2混盐置于高温井式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先加热升温至450℃~650℃并一直保持该温度,使混盐熔融,形成LiCl‑KCl‑KNO2熔盐,然后将步骤(1)准备的带有电极引线的金属作为阴极,碳棒作为阳极,置于LiCl‑KCl‑KNO2熔盐中,对金属表面进行电化学碳氮化处理,在金属表面形成碳氮渗层;所述电化学碳氮化处理采用恒电位方法;所述恒电位方法的工艺条件为:电位为‑0.8V~‑2.0V,参比电极为Ag/AgC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203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