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7262.3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森安;郭进武;郑传涛;邵军;王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B22F1/00;B22F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钨组合发热体及其制备工艺,由两个冷端和一个热端连接构成,所述热端采用石墨制成,冷端采用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再依次经145-495MPa的机械模压或冷等静压成型、1150-1300℃低温烧结和3000℃高温烧结而成;本发明由于钨的电阻较小,在通过大电流时冷端不易发热,这样可显著减少电能消耗,同时避免了单纯由石墨材质做成电极带来的体积较大及易发热等问题,并克服了钨单独作为发热体带来的制作和加工难度大、成本过高等问题。本发明可在真空条件下提供最高至2200℃的高温,或在中性和还原气氛下提供最高至3000℃的高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组合 发热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石墨‑钨组合发热体,由两个冷端(1)和一个连接冷端(1)的热端(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2)采用石墨制成,冷端(1)采用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再依次经145‑495MPa的机械模压成型、1150‑1300℃低温烧结和3000℃高温烧结而成,所述钨粉和润滑剂混合后润滑剂所占混合物总重的2‑10%;所述润滑剂为重量比1.5:1的甘油和乙醇混合溶液、石蜡质量浓度为4‑5%的汽油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或采用粒径为2‑10微米、纯度为99.9%的钨粉经145‑495MPa的冷等静压成型、1150‑1300℃低温烧结和3000℃高温烧结而成,所述机械模压成型或等静压成型后的低温烧结和高温烧结均在氢气气氛中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西格马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272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